基于RS和GIS的乐清湾湿地生态效应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19页 |
·湿地 | 第12-14页 |
·湿地的界定 | 第13-14页 |
·湿地景观生态学 | 第14页 |
·国内外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国外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 第14-15页 |
·国内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 第15-1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17-19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9-24页 |
·研究区地理位置 | 第19-20页 |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第20-23页 |
·地质、地貌与沉积环境 | 第20页 |
·土壤条件 | 第20页 |
·气候概况 | 第20-21页 |
·水文条件 | 第21-22页 |
·生物多样性 | 第22-23页 |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 第23-24页 |
·区位条件 | 第23页 |
·温州模式下的经济发展 | 第23页 |
·城镇化水平 | 第23-24页 |
3 研究区景观分类系统的建立 | 第24-36页 |
·研究区景观分类系统 | 第24-25页 |
·建立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图像预处理 | 第26-29页 |
·遥感数据源 | 第26-27页 |
·遥感图像配准 | 第27-28页 |
·遥感图像切边 | 第28-29页 |
·遥感影像增强 | 第29页 |
·湿地遥感分类原理 | 第29-30页 |
·水体光谱特征 | 第29页 |
·植物光谱特征 | 第29页 |
·土壤光谱特征 | 第29-30页 |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 第30-31页 |
·景观基础数据获取 | 第31-36页 |
·乐清湾湿地遥感图象解译原则 | 第31页 |
·乐清湾湿地解译标志的建立 | 第31-32页 |
·乐清湾湿地类型分布图的编制 | 第32-36页 |
4 乐清湾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 第36-51页 |
·景观动态变化研究方法 | 第36-39页 |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 | 第36-39页 |
·景观类型转化分析方法 | 第39页 |
·乐清湾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 第39-51页 |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 第39-49页 |
·景观类型转移变化分析 | 第49-51页 |
5 乐清湾湿地景观变化预测 | 第51-57页 |
·景观变化预测方法 | 第51-52页 |
·区域景观格局变化预测研究 | 第52-55页 |
·马尔科夫概率转移矩阵的建立 | 第52-53页 |
·研究区域景观变化动态模拟与预测 | 第53-54页 |
·模型的检验 | 第54-55页 |
·区域景观格局变化预测结果与讨论 | 第55-57页 |
·景观类型转移变化分析 | 第55页 |
·湿地景观动态模拟预测分析 | 第55-56页 |
·预测结果讨论 | 第56-57页 |
6 乐清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 第57-67页 |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方法 | 第57-61页 |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现状 | 第57-60页 |
·乐清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基本原则 | 第60-61页 |
·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 第61-67页 |
·乐清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 | 第62-63页 |
·乐清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分析 | 第63-67页 |
7 结论与讨论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讨论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