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第一类观点:两化融合就是工业信息化 | 第8页 |
·第二类观点:两化融合就是全面信息化 | 第8-10页 |
·第三类观点:两化融合就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结合过程 | 第10-12页 |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两化融合理论体系和概念模型 | 第14-28页 |
·两化融合的含义 | 第14-17页 |
·工业化的含义 | 第14页 |
·信息化的含义 | 第14-15页 |
·两化融合的含义 | 第15-17页 |
·两化融合的DSP 模型 | 第17-20页 |
·推进两化融合的战略性措施 | 第20-28页 |
·做好两化融合的顶层设计 | 第20-22页 |
·坚持供求协同推进的主攻方向 | 第22-23页 |
·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 第23-24页 |
·优化两化融合空间布局 | 第24-26页 |
·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的外部环境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企业两化融合测评指标设计方案 | 第28-36页 |
·企业两化融合指标的构建 | 第28-31页 |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8-29页 |
·评价指标选取方法 | 第29-30页 |
·指标体系构成框架及合成路径 | 第30-31页 |
·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测评方法 | 第31-36页 |
·样本数据预处理 | 第31-32页 |
·评分原则 | 第32页 |
·指标评价方法 | 第32-36页 |
第四章 两化融合水平的测算与分析 | 第36-48页 |
·两化融合指标体系及分体系指标说明 | 第36-42页 |
·就绪度 | 第37-38页 |
·成熟度 | 第38-40页 |
·贡献度 | 第40-42页 |
·指标权重确定 | 第42-45页 |
·层次分析法原理 | 第43页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设计 | 第43-45页 |
·两化融合指标合成计算及分析 | 第45-48页 |
·两化融合计算方法 | 第45-46页 |
·两化融合发展阶段划分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第48-59页 |
·项目概述 | 第48-49页 |
·天津市两化融合水平分析 | 第49-59页 |
·两化融合总体发展水平 | 第49-54页 |
·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 | 第54-55页 |
·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 | 第55-59页 |
第六章 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研究成果 | 第59页 |
·进一步研究设想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