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天津原德租界历史街区保护开发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绪论第9-19页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目的第9-11页
  1、研究缘起第9-10页
  2、研究目的第10-11页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1页
  1、研究内容第11页
  2、研究方法第11页
 三、既往研究第11-16页
  1、天津历史街区保护开发的研究实践第11-13页
  2、理论研究第13-16页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6-17页
  1、租界第16页
  2、历史文化名城第16页
  3、历史街区第16-17页
  4、历史风貌建筑第17页
 五、论文的创新点第17页
 六、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第17-19页
第一章 天津原德租界历史概况第19-34页
   ·天津原德租界历史沿革第19-22页
     ·天津原德租界的开辟第19-20页
     ·天津原德租界的扩张第20页
     ·天津原德租界的收回第20-22页
   ·天津原德租界建设发展概况第22-26页
     ·建筑第22-23页
     ·道路第23-25页
     ·公园第25页
     ·基础设施第25-26页
   ·天津原德租界重要历史建筑第26-31页
     ·已消逝的重要历史建筑第26-28页
     ·现存的重要历史建筑第28-31页
   ·我国其他城市的德租界第31-34页
     ·汉口德租界第31-32页
     ·青岛德租界第32-34页
第二章 天津原德租界现状调查评析第34-44页
   ·天津原德租界现状调查第34-38页
     ·重要历史建筑第34-37页
     ·现代高层建筑第37-38页
     ·街区公共绿地第38页
   ·天津原德租界现状问题研究第38-40页
     ·街区建筑现状堪忧第38-39页
     ·市政服务设施老旧不堪第39页
     ·街区居民拆迁改造的呼声第39-40页
     ·街区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第40页
     ·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的压力第40页
   ·天津原德租界现状价值分析第40-44页
     ·城市文脉的载体第40-41页
     ·艺术空间面貌的构成第41-42页
     ·城市“气质”的体现第42页
     ·历史记忆的物化第42-43页
     ·近代建筑规划设计理念的体现第43-44页
第三章 历史街区保护开发项目研究第44-56页
   ·历史街区保护开发项目的动力来源第44-45页
     ·经济层面第44页
     ·社会层面第44-45页
     ·文化层面第45页
   ·日本北野“异人馆”保护开发启示第45-47页
     ·项目概述第45-46页
     ·项目定位第46页
     ·保护更新模式第46-47页
     ·项目启示第47页
   ·上海“新天地”保护开发经验第47-50页
     ·项目概述第47-48页
     ·项目定位第48页
     ·保护更新模式第48-49页
     ·项目经营模式第49页
     ·项目开发模式第49-50页
     ·建成后反馈第50页
   ·天津“莱茵小城”一期保护开发项目第50-54页
     ·项目概述第50-51页
     ·项目定位第51-52页
     ·保护更新模式第52页
     ·项目经营模式第52页
     ·项目开发模式第52-53页
     ·项目反思第53-54页
   ·历史街区保护开发引发的思考第54-56页
     ·经济层面第54-55页
     ·社会层面第55页
     ·文化层面第55-56页
第四章 天津原德租界保护规划探索第56-79页
   ·保护原则与保护对象第56-58页
     ·天津原德租界历史街区保护原则第56-57页
     ·天津原德租界历史街区保护对象第57-58页
   ·解放南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浅析第58-62页
     ·规划编制的背景第58页
     ·规划编制的依据第58-59页
     ·规划研究的范围第59页
     ·核心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第59-60页
     ·主要规划控制指标第60-62页
   ·保护研究范围的调整第62-63页
     ·原德租界与解放南路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对比第62页
     ·研究范围的扩充第62-63页
   ·核心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的确定第63-65页
     ·核心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的确定原则第63-64页
     ·核心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划定第64-65页
   ·功能业态第65-68页
     ·街区现状功能业态布局第65页
     ·街区功能业态布局分析第65-67页
     ·街区功能业态布局规划第67-68页
   ·建筑高度第68-73页
     ·街区现状建筑高度分析第68-69页
     ·街区建筑高度控制规定第69-70页
     ·街区建筑高度规划构想第70-73页
   ·建筑形体色彩与外部空间环境第73-76页
     ·街区建筑图底关系分析第73-74页
     ·街区建筑形体处理与色彩分析第74-75页
     ·街区建筑夜景照明与广告标识第75-76页
   ·现有建筑保护更新措施第76-79页
第五章 天津原德租界“莱茵小城”项目研究第79-88页
   ·“莱茵小城”项目总述第79-83页
     ·背景介绍第79页
     ·规划范围第79-80页
     ·区位分析第80页
     ·规划理念第80-81页
     ·总体布局第81页
     ·景观构想第81-82页
     ·交通组织第82-83页
   ·“莱茵小城”二期项目策划第83-88页
     ·整体定位第83页
     ·功能布局第83-84页
     ·空间肌理第84-86页
     ·立面构成第86页
     ·建筑色彩第86-87页
     ·转角处理第87页
     ·地面铺装第87-88页
结语第88-89页
附录一:德国租界设立合同第89-91页
附录二:德国推广租界合同第91-92页
附录三:天津原德租界重要历史建筑统计表第92-104页
附录四:天津原德租界现代高层建筑统计表第104-106页
附录五: 天津原德租界公共绿地统计表第106-108页
附录六: 天津原德租界居民访谈录第108-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14-115页
致谢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峡两岸建筑“本土化”探索对比及分析
下一篇:新世纪建筑再探新地域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