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及现实意义 | 第12-19页 |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2-15页 |
·公共财政理论 | 第12-13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3-14页 |
·寻租理论 | 第14-15页 |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15-17页 |
·国库集中支付体系 | 第15页 |
·财政支出拨付程序 | 第15-17页 |
·与传统支付方式的比较 | 第17页 |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现实意义 | 第17-19页 |
·加强廉政建设、推进反腐倡廉的德政工程 | 第17-18页 |
·强化财政职能、加强财政监管的必然选择 | 第18页 |
·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转型的迫切需要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浏阳模式 | 第19-26页 |
·浏阳模式的简介 | 第19-21页 |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构成 | 第19页 |
·财政支付方式 | 第19-20页 |
·代理银行确定 | 第20页 |
·资金管理模式 | 第20-21页 |
·会计核算权的返还 | 第21页 |
·浏阳模式的特点 | 第21-22页 |
·跳过试点环节,一次性全面铺开 | 第21页 |
·一次性取消预算单位银行实有资金账户 | 第21-22页 |
·所有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支付改革范畴 | 第22页 |
·严格授权支付审批,确保直接支付比重 | 第22页 |
·所有财政业务在同一软件平台上运行 | 第22页 |
·浏阳模式的主要成效 | 第22-24页 |
·增强了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 第22-23页 |
·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 第23页 |
·加强了项目资金管理 | 第23页 |
·实现了源头反腐 | 第23-24页 |
·浏阳模式的基本经验 | 第24-26页 |
·认识高度统一是思想保障 | 第24页 |
·周密的制度设计是机制保障 | 第24页 |
·高起点的网络和软件设计是技术保障 | 第24-25页 |
·业务娴熟的改革队伍是人才保障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浏阳模式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30页 |
·部门预算与实际支付脱节 | 第26页 |
·财政专户管理与支付改革存在矛盾 | 第26-27页 |
·项目资金被变相肢解 | 第27-28页 |
·支付改革后资金支付效率偏低 | 第28页 |
·财政资金供应保障不强 | 第28页 |
·支付改革软件与省财政的要求不一致 | 第28-30页 |
第五章 完善浏阳市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对策 | 第30-35页 |
·完善配套制度 | 第30页 |
·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30页 |
·实现财政专户管理与支付改革接轨 | 第30页 |
·加大宣传和业务培训力度 | 第30-31页 |
·多角度宣传 | 第30页 |
·全方位培训 | 第30-31页 |
·加强银行账户管理 | 第31页 |
·加强零余额账户管理 | 第31页 |
·规范实有资金账户管理 | 第31页 |
·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 第31-32页 |
·提前编制时间 | 第31-32页 |
·细化预算编制 | 第32页 |
·刚化预算执行 | 第32页 |
·强化预算监督 | 第32页 |
·提高支付改革效率 | 第32-33页 |
·简化支付流程 | 第32页 |
·规范审批程序 | 第32-33页 |
·优化财政服务 | 第33页 |
·推进"金财工程"一体化建设 | 第33-35页 |
·建立稳定投入机制 | 第33页 |
·构建财政信息大平台 | 第33-34页 |
·加快财、税、库、行、单(预算单位)横向联网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