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1章 研究综述 | 第12-25页 |
·认知需求的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认知需求的定义 | 第12页 |
·认知需求的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认知需求量表的不足 | 第13-14页 |
·专业承诺的理论研究 | 第14-17页 |
·组织承诺的定义与类型 | 第14-15页 |
·职业承诺的定义与类型 | 第15-16页 |
·专业承诺的研究 | 第16-17页 |
·专业承诺的不足 | 第17页 |
·择业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 第17-20页 |
·择业效能感的理论渊源 | 第17-18页 |
·择业效能感的研究概况 | 第18-20页 |
·学习适应的相关研究 | 第20-23页 |
·以往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总体思路 | 第23-25页 |
·以往研究的不足 | 第23-24页 |
·本研究的总体思路 | 第24-25页 |
第2章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25-26页 |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研究假设 | 第25-26页 |
第3章 研究过程与方法 | 第26-29页 |
·被试 | 第26页 |
·测量工具 | 第26-27页 |
·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 | 第26-27页 |
·认知需求量表(中文修订版) | 第27页 |
·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 | 第27页 |
·择业效能感量表 | 第27页 |
·测量过程 | 第27-28页 |
·数据处理 | 第28-29页 |
第4章 研究结果 | 第29-51页 |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认知需求、专业承诺、择业效能感的基本情况 | 第29-44页 |
·学习适应性量表总分及各维度结果分析 | 第29-34页 |
·认知需求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专业承诺量表总分及各维度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择业效能感量表总分和各维度结果分析 | 第39-44页 |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认知需求、专业承诺、择业效能感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44-47页 |
·学习适应性与认知需求之间的相关 | 第44页 |
·学习适应性与专业承诺之间的相关 | 第44-45页 |
·学习适应性与择业效能感之间的相关 | 第45-46页 |
·认知需求与专业承诺之间的相关 | 第46页 |
·认知需求与择业效能感之间的相关 | 第46-47页 |
·专业承诺与择业效能感之间的相关 | 第47页 |
·大学生认知需求、专业承诺、择业效能感对学习适应性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47-50页 |
·学习适应性路径分析 | 第50-51页 |
第5章 讨论 | 第51-58页 |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基本特点 | 第51-53页 |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 | 第51页 |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生源地差异 | 第51-52页 |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总体特点 | 第52-53页 |
·大学生认知需求的基本特点 | 第53页 |
·大学生专业承诺的基本特点 | 第53-54页 |
·大学生专业承诺的性别差异 | 第53-54页 |
·大学生专业承诺的总体特点 | 第54页 |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基本特点 | 第54-56页 |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性别差异 | 第54-55页 |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生源地差异 | 第55页 |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总体特点 | 第55-56页 |
·大学生认知需求、专业承诺、择业效能感与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关系 | 第56-58页 |
总结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67页 |
附录1 认知需求量表 | 第63-64页 |
附录2 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 | 第64-65页 |
附录3 专业承诺量表 | 第65-66页 |
附录4 择业效能感量表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