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 ·选题缘由和意义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本研究的特色与不足 | 第14-16页 |
| 第2章 社会政策机制对心理学研究的影响 | 第16-26页 |
| ·科学研究的价值中立原则 | 第16-17页 |
| ·科学发展与科技政策 | 第17-19页 |
| ·心理学的发展需要政策扶持 | 第19-23页 |
| ·心理学的科学化需要政策扶持 | 第20-21页 |
| ·心理学的职业化需要政策扶持 | 第21-23页 |
| ·政策的两面性——历史教训 | 第23-26页 |
| 第3章 心理学向公共政策领域的渗透 | 第26-34页 |
| ·历史机遇和时代精神 | 第26-28页 |
| ·心理学的组织机构 | 第28-29页 |
| ·心理学的学科进展 | 第29-32页 |
| ·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取向 | 第29-30页 |
| ·心理学研究的整合取向 | 第30-32页 |
| ·政策输入的影响因素 | 第32-34页 |
| 第4章 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 | 第34-40页 |
| ·理论价值的再发现 | 第34-35页 |
| ·理论在行动——案例研究 | 第35-40页 |
| 第5章 心理学与经济学的交融 | 第40-48页 |
| ·传统经济学中的心理学思想 | 第42-43页 |
| ·行为经济学的新贡献 | 第43-45页 |
| ·前景理论 | 第43-44页 |
| ·心理账户理论 | 第44-45页 |
| ·快乐经济学的启示 | 第45-47页 |
| ·经济学与心理学交融的现实意义 | 第47-48页 |
| 第6章 教育——心理学最成功的应用领域 | 第48-58页 |
| ·学校心理学家的管理规范 | 第49-51页 |
| ·欧美各国学校心理学家的培养模式 | 第51-55页 |
| ·美国学校心理学家的培养模式 | 第52-53页 |
| ·英国“特许教育心理学家”的培养模式 | 第53-54页 |
| ·法国学校心理学家的培养模式 | 第54页 |
| ·德国学校心理学家的培养模式 | 第54-55页 |
| ·学校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 第55-58页 |
| 第7章 心理学在司法领域 | 第58-66页 |
| ·法庭之友与专家证人 | 第59-61页 |
| ·证人证言心理学 | 第61-63页 |
| ·证人证言的可靠性 | 第61-62页 |
| ·证人证言的影响因素 | 第62页 |
| ·对儿童证人的研究 | 第62-63页 |
| ·对陪审团的研究 | 第63-64页 |
|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 | 第64-66页 |
| ·犯罪动机 | 第64-65页 |
| ·犯罪决策 | 第65页 |
| ·犯罪预测 | 第65页 |
| ·犯罪矫正 | 第65-66页 |
| 第8章 心理学在公共健康领域 | 第66-76页 |
| ·老年人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 | 第68-69页 |
| ·儿童和青少年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 | 第69-71页 |
| ·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培养和管理 | 第71-76页 |
| 第9章 心理学在其他社会领域 | 第76-90页 |
|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及影响 | 第76-79页 |
| ·传统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 第76-77页 |
| ·新的研究领域 | 第77-78页 |
| ·环境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 第78-79页 |
| ·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及影响 | 第79-82页 |
| ·社区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 第79-81页 |
| ·社区心理学的影响领域 | 第81-82页 |
| ·军事心理学的研究及影响 | 第82-85页 |
| ·军事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 第83-84页 |
| ·军事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 第84-85页 |
| ·心理学与社会预警系统 | 第85-87页 |
| ·心理学与突发公共事件 | 第87-90页 |
| 第10章 我国心理学的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前景展望 | 第90-96页 |
| ·政策范式的转向为心理学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 第90-91页 |
| ·心理学家的社会责任与角色定位 | 第91-93页 |
| ·在严谨性与适切性之间寻找平衡 | 第93-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102页 |
| 致谢 | 第102-10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