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水土保持论文

基于ArcSDE的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库设计与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选题背景第9-10页
     ·“数字黄河”第9页
     ·水土保持研究的重要性第9页
     ·水土保持工作的严峻形势第9-10页
   ·空间数据库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11-13页
     ·本文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13页
第二章 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第13-19页
   ·空间数据库引擎第13-14页
   ·ARCSDE的体系结构第14页
   ·ARCSDE对空间数据的管理第14-18页
     ·ArcSDE对矢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第14-15页
     ·ArcSDE对栅格数据的存储和管理第15-18页
   ·ARCSDE的多用户编辑第18页
 2.S ARCSDE的长事务处理和版本管理第18-19页
第三章 CEODATABASE地理数据模型第19-24页
   ·地理数据模型的发展历程第19-20页
   ·GEODATABASE数据模型第20-24页
     ·GeoDatabase数据模型的存储结构第20页
     ·GeoDatabase结构模型第20-23页
     ·GeoDatabase地理模型的优点第23-24页
第四章 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库设计第24-56页
   ·系统设计原则第24-25页
     ·全局性原则第24页
     ·标准化原则第24页
     ·急用先行原则第24页
     ·先进性和继承性原则第24页
     ·实用性原则第24-25页
     ·可扩充性原则第25页
   ·技术路线第25-27页
     ·数据库选择第25页
     ·利用ArcSDE实现空间数据一体化存储第25-26页
     ·双机热备份第26-27页
   ·数据库概念设计第27-30页
     ·空间信息数据库第27-28页
     ·水土保持专题数据库第28-30页
     ·多媒体库组成第30页
   ·数据库逻辑设计第30-39页
     ·空间数据库设计第30-36页
     ·多媒体数据库逻辑设计第36-37页
     ·水保专题数据库逻辑设计第37-39页
   ·数据库物理设计第39-44页
     ·数据库物理优化设计第39-40页
     ·数据库物理设计第40-44页
   ·元数据设计第44-47页
   ·数据搜集调研及信息编码设计第47-50页
     ·数据搜集与调研第47-48页
     ·信息编码设计第48-50页
   ·数据建库和数据导入第50-53页
     ·矢量数据入库第51页
     ·栅格影像数据入库第51-53页
   ·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第53-56页
     ·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策略第53-54页
     ·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第54-56页
第五章 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库应用实践第56-61页
   ·水土保持数据管理系统(C/S)第56-59页
   ·水土保持信息服务系统(S/B)第59-61页
结论和展望第61-63页
 结论第61页
 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光谱图像分割研究
下一篇:交通观测数据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