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1导言 | 第13-20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相关研究现状简述 | 第14-17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8-20页 |
·创新点 | 第18-19页 |
·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2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20-23页 |
·企业创业融资理论 | 第20-21页 |
·风险投资理论 | 第21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1-23页 |
3 中小生物技术企业创业期融资的供求分析 | 第23-31页 |
·中小生物技术企业的概念界定 | 第23页 |
·生物技术的定义 | 第23页 |
·中小生物技术企业与简单分类 | 第23页 |
·中小生物技术企业创业期的融资需求 | 第23-24页 |
·种子期的特征与融资需求 | 第24页 |
·初创期的特征与融资需求 | 第24页 |
·中小生物技术企业创业期的融资供给 | 第24-25页 |
·种子期的融资供给 | 第24-25页 |
·初创期的融资供给 | 第25页 |
·中小生物技术企业创业期的融资困境分析 | 第25-31页 |
·融资困难:理论分析 | 第25-26页 |
·融资困难:统计分析 | 第26-29页 |
·融资困难:原因分析 | 第29-31页 |
4 中小生物技术企业创业融资与风险资本 | 第31-40页 |
·中小生物技术企业创业期的风险特征与风险投资 | 第31-34页 |
·创业期的风险特征 | 第31-32页 |
·创业期高风险与风险投资 | 第32-34页 |
·中小生物技术企业创业期信息不对称与风险投资 | 第34-36页 |
·创业期融资的信息不对称性 | 第34页 |
·信息不对称下风险投资者与企业家的关系模型 | 第34-35页 |
·信息不对称下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 第35页 |
·信息不对称下创业融资风险防范与制度建设 | 第35-36页 |
·中小生物技术创业企业资产专用性与风险投资 | 第36-38页 |
·中小生物技术创业企业两种资产专用性 | 第36-37页 |
·人力资产专用性与风险投资的关联性:专业识别 | 第37页 |
·资金投入专用型与风险投资的关联性:股权融资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5 基于风险投资的中小生物技术企业创业融资模型分析 | 第40-46页 |
·企业融资基本模型:哈特企业融资模型 | 第40-42页 |
·基本假设 | 第40-41页 |
·成功融资条件讨论 | 第41-42页 |
·企业融资基本模型拓展I:监控模型 | 第42页 |
·企业融资基本模型拓展II:帮助模型 | 第42-43页 |
·两种投资意愿的模型分析与比较 | 第43-46页 |
·一般投资者不愿意投资模型解释 | 第43-44页 |
·风险资本愿意投资模型解释 | 第44-46页 |
6 基于风险投资的中小生物技术企业创业融资案例实证 | 第46-52页 |
·上海凯赛生物产业有限公司简介 | 第46页 |
·凯赛生物创业融资模式解析 | 第46-49页 |
·创业融资历程:原始积累 | 第46-47页 |
·创业融资历程:多方筹措 | 第47-48页 |
·创业融资历程:风险融资 | 第48-49页 |
·凯赛生物创业成功的理论验证与经验启示 | 第49-52页 |
·理论验证 | 第49-50页 |
·经验启示 | 第50-52页 |
7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2-57页 |
·基本结论 | 第52-53页 |
·创业融资难:中小生物技术企业自身特点的体现 | 第52页 |
·风险投资:中小生物技术企业创业融资的最佳途径 | 第52-53页 |
·制度建设:中小生物技术企业创业融资的基本保障 | 第53页 |
·加快中小生物技术企业创业期风险融资的政策建议 | 第53-57页 |
·发展生物技术企业风险投资,拓宽创业期的融资渠道 | 第53-55页 |
·推动生物技术企业创业板,规范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 | 第55页 |
·发展生物技术企业技术市场,构建创业期产权融资平台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