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国内贸易经济论文--服务业论文

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以大连市沙河口区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5页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研究背景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13页
   ·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第13页
     ·主要内容第13页
     ·创新之处第13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技术路线第14-15页
第二章 创意产业集聚区理论综述第15-22页
   ·创意产业概述第15-19页
     ·创意产业概念及特征第15页
     ·国内外创意产业行业划分情况第15-17页
     ·创意产业与其相关产业的关系第17-19页
   ·创意产业集群研究概述第19-22页
     ·创意产业集群概述第19页
     ·创意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第19-22页
第三章 创意产业集聚区概述第22-29页
   ·创意产业集聚区特点第22-23页
     ·从空间上看,具有向心性和特殊地段指向性第22页
     ·从功能上看,具有很强的消费性和服务性第22页
     ·从产业联系看,具有紧密性和横向性第22页
     ·从集群内容看,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第22-23页
   ·创意产业集聚区影响因素第23-25页
     ·生产要素条件第23页
     ·需求条件第23-24页
     ·环境条件第24-25页
   ·创意产业集聚区效益分析第25-26页
     ·外部经济效益第25页
     ·产业链效益第25页
     ·网络创新效益第25-26页
     ·溢出效益第26页
     ·协同效益第26页
   ·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机理第26-29页
     ·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竞争机理第26-27页
     ·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创新机理第27页
     ·创意产业集聚区的交易成本节约机理第27-29页
第四章 国内外创意产业集聚区案例研究第29-44页
   ·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第29-30页
     ·国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第29-30页
     ·国内创意产业发展概况第30页
   ·英国曼彻斯特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第30-33页
     ·英国创意产业发展概况第31-32页
     ·曼彻斯特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第32-33页
   ·美国大洛杉矶地区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第33-35页
     ·美国创意产业发展概况第33-34页
     ·大洛杉矶地区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第34-35页
   ·上海卢湾区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第35-39页
     ·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概况第36-37页
     ·上海卢湾区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第37-39页
   ·北京朝阳区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第39-44页
     ·北京创意产业发展概况第40-41页
     ·北京朝阳区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第41-44页
第五章 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第44-54页
   ·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类型第44-48页
     ·依据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过程中主导力量划分第44-46页
     ·依据创意产业集聚区资源利用情况划分第46-47页
     ·依据创意产业集聚区集聚要素划分第47-48页
   ·创意产业集聚区升级发展模式第48-54页
     ·创意产业链概述第48-49页
     ·创意产业主要行业产业链第49-52页
     ·基于产业链的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第52-54页
第六章 大连市沙河口区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第54-66页
   ·沙河口区创意产业发展概况第54-56页
     ·沙河口区概况第54页
     ·沙河口区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第54-56页
   ·沙河口区创意产业发展优势第56-59页
     ·经济优势第56-58页
     ·人才优势第58页
     ·环境优势第58-59页
     ·政策优势第59页
   ·沙河口区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59-60页
     ·企业规模小,服务功能弱,房地产占收入比例大第59页
     ·资金和人才制约明显,市场秩序不够规范第59-60页
     ·社会认知度不高,统计缺失,绩效考核不尽合理第60页
   ·沙河口区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第60-63页
     ·理论基础第60-61页
     ·集聚区发展模式选择第61-63页
   ·沙河口区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对策研究第63-66页
     ·做大做强创意设计产业第63页
     ·重点发展现代传媒产业第63-64页
     ·优先发展文化演出产业第64页
     ·创新发展广告策划产业第64-65页
     ·积极发展时尚消费产业第65-66页
结论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附录第70-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代言形象和广告语对女大学生广告注意和记忆的影响
下一篇: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探讨--以烟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