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铟的性质及用途 | 第14-16页 |
·从不同类型的原料中提取铟的工艺 | 第16-18页 |
·废液晶显示器处理技术 | 第18-19页 |
·废液晶显示器中铟回收技术 | 第19-20页 |
·研究目标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1页 |
·废液晶显示器面板无机物质组成分析 | 第21页 |
·废液晶显示器面板中铟的浸出实验研究 | 第21页 |
·浸出液中铟的萃取与反萃取研究 | 第21页 |
·反萃液中铟的精炼研究 | 第21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2章 废TFT-LCD面板无机物组成分析 | 第23-33页 |
·废TFT-LCD面板结构及预处理 | 第23-24页 |
·废TFT-LCD面板组成元素分析 | 第24-25页 |
·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分析面板主要元素组成 | 第24页 |
·各元素在TFT-LCD面板中存在部位及用途 | 第24-25页 |
·废TFT-LCD面板消解及主要元素含量分析 | 第25-32页 |
·消解实验 | 第25-26页 |
·ICP-AES法测定元素含量及方法适宜性分析 | 第26-31页 |
·不同酸体系对废TFT-LCD面板成分的影响分析 | 第31-32页 |
·废TFT-LCD面板主要元素赋存形态与溶出的关系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废TFT-LCD面板中铟的浸出实验 | 第33-42页 |
·最佳浸提剂的选择 | 第33-38页 |
·分步浸出实验 | 第33-36页 |
·消耗酸量及剩余酸量的计算 | 第36-38页 |
·酸用量的确定实验 | 第38-41页 |
·实验材料、试剂及主要仪器 | 第38页 |
·原子吸收检测原理及测铟的工作条件 | 第38-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浸出液中铟的萃取与反萃取研究 | 第42-49页 |
·铟萃取与反萃取过程理论分析 | 第42-44页 |
·影响铟萃取与反萃取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42-43页 |
·铟萃取动力学性质 | 第43-44页 |
·铟萃取与反萃取实验 | 第44-47页 |
·实验材料及主要仪器 | 第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4-47页 |
·废无机酸与废有机液的处理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5章 反萃液中铟的精炼实验及铟回收率 | 第49-56页 |
·铟精炼的方法概述 | 第49-52页 |
·利用连续置换沉积的精炼法 | 第49页 |
·氯化物法 | 第49-50页 |
·其它化学精炼方法 | 第50页 |
·电解精炼法 | 第50-51页 |
·汞齐精炼法 | 第51页 |
·蒸馏精炼法 | 第51页 |
·结晶法 | 第51-52页 |
·反萃液中铟的精炼实验 | 第52-54页 |
·实验材料、试剂与主要仪器 | 第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2-54页 |
·氧化铟的性质与用途 | 第54页 |
·废TFT-LCD面板中铟回收率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一、结论 | 第56-57页 |
二、展望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