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击炮座钣的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 ·迫击炮座钣研究的进展 | 第9-10页 |
| ·结构优化设计的进展 | 第10-11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 2 土力学与有限元理论方法 | 第12-24页 |
| ·概述 | 第12页 |
| ·土力学基本理论 | 第12-17页 |
|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与工程分类 | 第12-13页 |
| ·土的动力性质 | 第13-14页 |
| ·土的本构关系 | 第14-17页 |
| ·有限元法中的接触计算 | 第17-20页 |
| ·接触界面的描述 | 第17-18页 |
| ·接触面间的相互作用 | 第18-19页 |
| ·接触方程的求解 | 第19-20页 |
| ·无限元理论 | 第20-23页 |
| ·无限元原理 | 第20-21页 |
| ·衰减无限元 | 第21页 |
| ·映射无限元 | 第21-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3 座钣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 | 第24-40页 |
| ·概述 | 第24-25页 |
| ·座钣刚性支撑下的有限元建模 | 第25-28页 |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25-26页 |
| ·网格划分与接触模拟 | 第26-28页 |
| ·边界条件与载荷 | 第28页 |
| ·座钣土壤支撑下的有限元建模 | 第28-34页 |
| ·计算模型 | 第29-30页 |
| ·无限元边界支撑条件 | 第30-32页 |
| ·土壤本构模型 | 第32-33页 |
| ·接触模拟与载荷施加 | 第33-34页 |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4-39页 |
| ·座钣刚性支撑下的计算结果 | 第35-36页 |
| ·座钣土壤支撑下的计算结果 | 第36-39页 |
| ·分析与结论 | 第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4 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 第40-50页 |
| ·概述 | 第40页 |
| ·结构优化设计 | 第40-41页 |
| ·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 ·结构优化方法 | 第41页 |
| ·遗传算法与多目标优化 | 第41-47页 |
| ·遗传算法 | 第41-43页 |
| ·遗传多目标优化 | 第43-45页 |
|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 第45-47页 |
| ·iSight软件的应用 | 第47-49页 |
| ·应用iSight实施优化的过程 | 第47-48页 |
| ·试验设计与DOE功能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5 座钣的结构优化设计 | 第50-71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ABAQUS的二次开发环境 | 第50-53页 |
| ·Python概述 | 第51页 |
| ·ABAQUS二次开发的实现 | 第51-53页 |
| ·座钣的参数化有限元建模 | 第53-57页 |
| ·座钣模型的简化 | 第53-54页 |
| ·参数化有限元模型 | 第54-57页 |
| ·座钣的优化实施过程 | 第57-64页 |
| ·Pareto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 | 第57-58页 |
| ·过程集成与参数表设置 | 第58-60页 |
| ·主要设计参数的筛选 | 第60-61页 |
| ·优化规划的实施 | 第61-64页 |
| ·参数圆整 | 第64页 |
| ·优化结果的验证 | 第64-70页 |
| ·优化后座钣刚性支撑下的有限元建模 | 第65-67页 |
| ·优化后座钣土壤支撑下的有限元建模 | 第67-69页 |
| ·座钣优化前后结果分析对照 | 第69-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6 结束语 | 第71-73页 |
| ·本文总结 | 第71页 |
| ·应用展望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