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胞外ATP介导玉米抗旱性的信号分子机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2页
   ·胞外ATP 信号分子功能的发现过程第10页
   ·植物细胞中eATP 的出胞方式第10-11页
   ·eATP 在植物体中的生理学作用第11-16页
     ·调节植物细胞的存活力(Viability),参与抗病性第11-12页
     ·影响生长发育第12-15页
     ·eATP 在植物响应非生物逆境中的作用第15页
     ·在豆科植物结瘤过程中的作用第15-16页
   ·eATP 在植物体内行使信号分子作用的机制第16-20页
     ·通过 Ca~(2+)信号第17-18页
     ·通过 H_2O_2信号第18页
     ·通过NO 信号第18-19页
     ·eATP 响应基因和蛋白第19-20页
   ·结语及展望第20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22页
第二章 胞外ATP 改善玉米抗旱性的生理学机制第22-31页
   ·胞外ATP 改善玉米抗旱性的浓度效应第22-29页
     ·实验材料第22页
     ·实验材料的培养第22-23页
     ·研究方法第23-24页
       ·处理选样第23页
       ·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第23-24页
     ·结果与分析第24-29页
   ·同一浓度外源ATP 改善玉米抗旱性的时间效应第29-30页
     ·ATP 预处理不同时间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叶片SOD、CAT、APX 活性的影响第29-30页
     ·ATP 预处理不同时间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叶片O_2~(-·)和H_2O_2含量的影响第30页
   ·讨论第30-31页
第三章 胞外ATP 介导玉米抗旱性的信号转导机制第31-36页
   ·材料与方法第31页
     ·玉米的培养第31页
     ·CAT、APX 和SOD 酶活性的测定,O_2~(-·)和H_2O_2含量的生理学测定第31页
     ·H_2O_2和NO 的荧光探针法测定第31页
   ·结果与分析第31-34页
     ·胞外ATP、H_2O_2和NO 信号互作对干旱胁迫下CAT、APX、SOD 活性的影响第31-32页
     ·胞外 ATP、H_2O_2和NO 信号互作对干旱胁迫下O_2~(-·)和H_2O_2含量的影响第32-33页
     ·胞外 ATP、H_2O_2和NO 信号互作对干旱胁迫下NO 含量的影响第33-34页
   ·讨论第34-36页
第四章 外源ATP 预处理对干旱胁迫下玉米根系质膜水孔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第36-42页
   ·实验所需仪器与试剂第36页
     ·实验所需仪器第36页
     ·实验所需试剂第36页
   ·RNA 的提取、除基因组DNA、反转录以及定量PCR第36-39页
     ·总RNA 的提取第36-37页
     ·除基因组 DNA第37-38页
     ·RNA 反转录成cDNA第38页
     ·荧光定量 PCR第38-39页
   ·结果与分析第39-40页
     ·外源ATP 预处理对干旱胁迫下玉米根系水孔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第39-40页
     ·胞外 ATP、H_2O_2和NO 信号互作对干旱胁迫下质膜水孔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第40页
   ·讨论第40-42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8页
致谢第48-49页
作者简介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Chi+Glu双价基因棉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转基因小麦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对大麦黄矮病毒品系抗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