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21页 |
引言 | 第21-29页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21-27页 |
(一) 乡村医生的历史沿革 | 第21-23页 |
(二) 我国乡村医生的现状与问题 | 第23-25页 |
(三) 研究的实践必要性 | 第25-26页 |
(四)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二、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7-29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27-28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2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29页 |
(一) 规范差距分析法 | 第29页 |
(二) 现况调查 | 第29页 |
二、 资料来源 | 第29-30页 |
三、 调查样本的选取方法 | 第30页 |
四、 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 第30页 |
五、 资料质量保证方法 | 第30-31页 |
六、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研究结果 | 第32-64页 |
第一部分 上海市乡村医生的基本特征 | 第32-38页 |
一、 调查乡村医生一般情况 | 第32页 |
二、 乡村医生人力数量及其分布 | 第32页 |
三、 乡村医生年龄分布 | 第32-33页 |
四、 乡村医生的素质 | 第33-34页 |
(一) 职称构成 | 第33-34页 |
(二) 学历构成 | 第34页 |
五、 乡村医生的收入情况 | 第34-36页 |
(一) 收入水平 | 第34-36页 |
(二) 工资收入构成 | 第36页 |
(三) 工资收入来源 | 第36页 |
小结 | 第36-38页 |
第二部分 乡村医生提供服务范围及其现有服务模式 | 第38-50页 |
一、 参与工作日志乡村医生一般情况 | 第38页 |
二、 乡村医生提供服务内容及其时间花费 | 第38-42页 |
(一) 乡村医生服务范围界定 | 第38-39页 |
(二) 不同服务内容的花费时间比例 | 第39-40页 |
(三) 每乡村医生每天不同服务内容的消耗时间情况 | 第40-42页 |
三、 不同职称和学历乡村医生的工作量差异 | 第42-43页 |
四、 乡村医生上门服务现状分析 | 第43-48页 |
(一) 乡村医生上门服务频率 | 第43页 |
(二) 上门服务时间分布 | 第43-45页 |
(三) 提供上门服务的内容 | 第45-47页 |
(四) 乡村医生上门服务可及性分析 | 第47页 |
(五) 不同职称和学历乡村医生出诊次数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第三部分 农村居民对于乡村医生服务的需求 | 第50-55页 |
一、 对于乡村医生服务的满意程度 | 第50-51页 |
二、 乡村医生理想的服务时间 | 第51-52页 |
三、 农村居民认为乡村医生服务需要完善之处 | 第52-53页 |
四、 村民对于乡镇一体发的意见与建议 | 第53-55页 |
第四部分 农村卫生服务组织者和提供者对服务模式改革的意向 | 第55-60页 |
一、 村医岗位由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社区护士或全科医士替代的意向 | 第55-57页 |
二、"对于乡村医生实施培训使之正规化,没有必要进行取代"的意向分析 | 第57-58页 |
三、 保留并稳定现有村医这支队伍的理想形式 | 第58-60页 |
第五部分 乡村医生逐步取代需要年限以及乡镇卫生院需要承担的出诊任务估算 | 第60-63页 |
一、 逐步取代初中及其以下学历乡村医生 | 第60页 |
(一) 逐步取代初中及其以下学历乡村医生需要的年限 | 第60页 |
(二) 不同年限乡镇卫生院需要承担的出诊次数 | 第60页 |
二、 逐步取代无任何职称乡村医生 | 第60-61页 |
(一) 逐步取代初中及其以下学历乡村医生需要的年限 | 第60-61页 |
(二) 不同年限乡镇卫生院需要承担的出诊次数 | 第61页 |
三、 逐步取代士级及其以下职称乡村医生 | 第61-63页 |
(一) 逐步取代士级及其以下职称乡村医生需要的年限 | 第61-62页 |
(二) 不同年限乡镇卫生院需要承担的出诊次数 | 第62-63页 |
第六部分 乡镇一体化后,各级政府应承担的责任、投入力度推算 | 第63-64页 |
讨论 | 第64-68页 |
一、 研究结果概述 | 第64-66页 |
(一) 乡村医生存在人力数量相对不足,老龄化,职称、学历等素质偏低和收入偏低等问题 | 第64页 |
(二) 乡村医生服务效率偏低,存在着严重的"重医轻防"现象 | 第64页 |
(三) 乡村医生上门服务频率较高,上门服务方式保持良好,但上门服务的可及性有待提高 | 第64-65页 |
(四) 村医服务基本满足需求,但硬件建设、村医的数量和质量等问题仍需进一步加强 | 第65页 |
(五) 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对村医实施培训,随着较低素质村医不断退休替代,使之正规化 | 第65页 |
(六) 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上乡村医生队伍逐步正规化所需策略及其支持系统 | 第65-66页 |
二、 主要探讨与存在的不足 | 第66-68页 |
(一) 主要探讨 | 第66页 |
(二)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综述 | 第70-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