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产权的福利效应--基于利益实现机制视角的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33页
 第一节 本文的问题及其意义第11-13页
     ·本文的问题:产权制度的社会福利效应第11-13页
     ·研究意义第13页
 第二节 论文基本概念的界定和解析第13-28页
     ·利益概念的界定及其分类第14-20页
     ·对利益概念解构的分歧产生的福利概念第20-22页
     ·产权的定义及其与所有制范畴的关系第22-28页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8-30页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第28-30页
     ·研究方法第30页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第30-33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30-31页
     ·本文的不足第31-33页
第二章 一种研究产权福利效应的正确途径第33-56页
 第一节 从利益关系到产权关系第33-43页
     ·对利益关系形成的两种基本分析思路第33-34页
     ·谋利目标的决定第34-39页
     ·目标驱动下的产权关系界定第39-43页
 第二节 前人的研究与局限第43-47页
     ·现代产权经济学的研究第43-44页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第44-45页
     ·对前人研究的评价第45-47页
 第三节 产权福利效应的分析维度及研究框架第47-56页
     ·福利效应的分析维度第47-52页
     ·产权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初步解释第52-54页
     ·利益实现机制的提出第54-56页
第三章 私有产权的利益实现机制及福利效应分析第56-75页
 第一节 私有产权的利益实现机制第56-62页
     ·私有产权的本质规定第56-58页
     ·交换作为私有产权的利益实现机制第58-60页
     ·交换机制促进社会利益实现的原因分析第60-62页
 第二节 市场交换中的社会利益实现第62-68页
     ·交换与市场交换第62-65页
     ·市场交换中的理想规则:价格机制第65-67页
     ·价格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完全信息第67-68页
 第三节 私有产权制度的福利效应分析第68-75页
     ·正交易费用限制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第68-70页
     ·交换机制作用下的收入分配不公平第70-72页
     ·交换机制局限性的具体表现第72-75页
第四章 传统公有制经济的利益实现机制及福利效应分析第75-96页
 第一节 公有制经济的利益实现机制第75-82页
     ·公有制的本质诉求第75-79页
     ·公有制的定义和基本规定第79-80页
     ·分配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利益实现机制第80-82页
 第二节 按劳分配规则作用下的社会利益实现第82-89页
     ·按劳分配成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理想规则第82-84页
     ·按劳分配的实践及效果第84-87页
     ·按劳分配理论的非现实性第87-89页
 第三节 分配规则变形对公有制经济福利效应的影响第89-96页
     ·按劳分配标准的模糊性第89-90页
     ·按劳分配规则的变形:等级分配第90-92页
     ·分配规则变形的原因分析第92-94页
     ·分配机制无法促进社会利益实现的必然性第94-96页
第五章 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的福利效应比较第96-109页
 第一节 基于利益实现机制视角的分析第96-97页
 第二节 产权制度与社会福利:一个基本模型第97-105页
     ·产权福利效应比较的基本模型第97-100页
     ·激励因素的影响第100-102页
     ·分配因素的影响第102-105页
 第三节 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逻辑的有效产权构建第105-109页
第六章 国有产权制度改革的福利效应分析第109-127页
 第一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及现状第109-114页
     ·建立国有经济的原因及实践效果第109-112页
     ·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一种特殊形式第112-113页
     ·国有企业没有实现增进全民福利的目标第113-114页
 第二节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福利效应的解释第114-121页
     ·国有企业的实际功能: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第114-116页
     ·国有企业的控制功能与增进全民福利的矛盾第116-121页
 第三节 增进全民福利视角下的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第121-127页
     ·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问题第121-123页
     ·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第123-127页
第七章 结论第127-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6页
 一、中文文献第130-133页
 二、英文文献第133-136页
致谢第136-13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37页
 个人简历第137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资产选择、房地产价格波动与金融稳定
下一篇:长记忆理论及其在金融市场建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