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1. 绪论 | 第13-2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9页 |
·住房问题 | 第13-15页 |
·廉租住房是解决成都市城镇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的重要方式 | 第15-17页 |
·成都市大力发展廉租住房的意义 | 第17-19页 |
·成都市廉租住房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19页 |
·文献综述 | 第19-23页 |
·对国外状况的研究 | 第20-21页 |
·国内状况的研究 | 第21-22页 |
·成都市廉租住房的相关研究 | 第22-23页 |
·研究目的、方法和文章结构 | 第23-26页 |
·研究目的 | 第23-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2. 廉租住房概述 | 第26-37页 |
·廉租住房的内涵和特点 | 第26-29页 |
·廉租住房的内涵 | 第26-27页 |
·廉租住房的特点 | 第27-29页 |
·廉租住房的理论依据 | 第29-32页 |
·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 | 第29-30页 |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第30页 |
·庇古的旧福利经济学 | 第30-31页 |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 | 第31页 |
·贝弗利奇计划 | 第31-32页 |
·廉租住房的比较性分析 | 第32-37页 |
·廉租住房与福利房 | 第32-33页 |
·廉租住房与经济适用房 | 第33-35页 |
·廉租住房和限价商品房 | 第35-37页 |
3. 成都市廉租住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7-48页 |
·成都市廉租住房发展历程 | 第37-39页 |
·准备与探索阶段(1999–2000 年) | 第37-38页 |
·发展与规范阶段(2001–2005 年6 月) | 第38页 |
·完善城市公共住房制度阶段(2005 年7 月至今) | 第38-39页 |
·成都市廉租住房现状分析 | 第39-43页 |
·成都市廉租住房对象的申请条件 | 第39页 |
·成都市廉租住房的补贴方式 | 第39-40页 |
·成都市廉租住房的房源 | 第40-41页 |
·成都市廉租住房的运行机制 | 第41-43页 |
·成都市廉租住房退出机制 | 第43页 |
·成都市廉租住房存在的问题 | 第43-48页 |
·廉租住房保障范围较窄 | 第43-45页 |
·廉租住房房源不足 | 第45-46页 |
·资金来源缺乏 | 第46-47页 |
·审核机制不够完善 | 第47页 |
·老龄化问题带给成都市廉租住房的新问题 | 第47-48页 |
4. 国内外发展公共住房的经验与启示 | 第48-58页 |
·新加坡的公共住房 | 第48-52页 |
·新加坡公共住房概述 | 第48-49页 |
·新加坡公共住房的演变 | 第49-50页 |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 | 第50-51页 |
·新加坡的新城镇建设 | 第51-52页 |
·香港的公共住房 | 第52-55页 |
·香港公共房屋概述 | 第52-53页 |
·住房保障政策的演变 | 第53-54页 |
·香港发展公屋的经验 | 第54-55页 |
·对成都发展廉租住房的启示 | 第55-58页 |
·确保廉租住房保障模式的有效性 | 第55-56页 |
·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廉租住房政策和法规 | 第56页 |
·政府应承担起构建廉租住房的重任 | 第56页 |
·发达的住房金融中介机构 | 第56-57页 |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第57-58页 |
5. 发展成都市廉租住房的原则与建议 | 第58-75页 |
·发展成都市廉租住房的基本原则 | 第58-61页 |
·政府主导原则 | 第58-59页 |
·动态调整的原则 | 第59页 |
·适度保障原则 | 第59页 |
·多层次、多形式保障原则 | 第59-60页 |
·以租金补贴为主、加大实物配租原则 | 第60-61页 |
·发展成都市廉租住房的建议 | 第61-75页 |
·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住房消费观念 | 第61-63页 |
·完善廉租住房申请程序 | 第63-66页 |
·廉租住房资金的来源 | 第66-69页 |
·拓展房源渠道,增加廉租住房供给 | 第69-73页 |
·筹建老人公寓,优先解决低收入老人的住房问题 | 第73-75页 |
6. 结论 | 第75-77页 |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75-76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76页 |
·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