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都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评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导言 | 第11-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历史分析 | 第12页 |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 第12-13页 |
·定性分析方法 | 第13页 |
·比较法 | 第13页 |
·论文结构 | 第13页 |
·需要说明的事项 | 第13-14页 |
2. 银都县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 | 第14-16页 |
·国内农村信用社现状 | 第14-15页 |
·银都县农村信用社经营现状 | 第15-16页 |
3. 银都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状况 | 第16-27页 |
·信贷风险分类与管理概述 | 第16-20页 |
·信贷风险的特征 | 第16页 |
·信贷风险的种类 | 第16-18页 |
·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 | 第18-19页 |
·信贷风险管理的方法 | 第19-20页 |
·以微知著:顺源公司贷款风险的启示 | 第20-25页 |
·顺源公司基本情况 | 第20-21页 |
·顺源公司申贷相关情况 | 第21-22页 |
·顺源公司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5页 |
·银都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制度述评 | 第25-27页 |
·信贷审批决策组织模式 | 第25-26页 |
·风险管理部门设置模式 | 第26页 |
·信贷制度建设 | 第26-27页 |
4. 银都县农信社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与分析 | 第27-35页 |
·银都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风险意识淡薄 | 第27页 |
·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力 | 第27-28页 |
·操作风险未得到有效控制 | 第28-29页 |
·只唯担保,不注重第一还款来源 | 第29页 |
·政府类平台公司贷款占比大,风险较集中 | 第29-30页 |
·贷款质量反映不够真实 | 第30页 |
·抵债资产处置变现难,处置损失大 | 第30-31页 |
·贷款档案管理不规范 | 第31页 |
·银都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分析 | 第31-35页 |
·信贷人员配备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 | 第31-32页 |
·信贷管理制度不健全,流程不清晰 | 第32页 |
·考核机制不够科学 | 第32-33页 |
·对中介机构评审结果的运用不够审慎 | 第33页 |
·对担保机构担保贷款的风险认识不足 | 第33-34页 |
·对不良贷款的追责不力 | 第34-35页 |
5. 加强银都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的建议 | 第35-59页 |
·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的建议 | 第35-38页 |
·建立和健全各项信贷制度 | 第35-36页 |
·设立矩阵型风险管理部门模式 | 第36-37页 |
·打造专业化信贷管理团队 | 第37页 |
·提高信贷队伍的综合素质 | 第37-38页 |
·贷前风险管理的建议 | 第38-43页 |
·优化信贷结构,分散信贷风险 | 第38页 |
·引入第三方借款企业信用评级 | 第38-39页 |
·贷前调查内容 | 第39-43页 |
·贷中风险管理的建议 | 第43-47页 |
·授信审查环节工作任务及流程 | 第43-45页 |
·授信业务审批环节 | 第45页 |
·组建专业放款中心,强化放款审查 | 第45-47页 |
·贷后风险管理的建议 | 第47-52页 |
·用款管理 | 第47-48页 |
·贷后管理 | 第48-49页 |
·贷款到期前安排 | 第49页 |
·信贷风险监测与预警 | 第49-50页 |
·不良贷款管理 | 第50页 |
·信贷档案管理 | 第50-52页 |
·发挥内部稽核作用 | 第52页 |
·需重点关注的几类信贷风险 | 第52-57页 |
·对由担保机构提供担保的贷款的风险防范 | 第52-53页 |
·关注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的风险防范 | 第53-54页 |
·关联企业贷款风险防范 | 第54-55页 |
·加大对不良贷款的追责力度和清收化解力度 | 第55-56页 |
·规范抵债资产的取得和处置行为 | 第56页 |
·优选中介机构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