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节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6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6页 |
·能源与环境危机凸显 | 第11-12页 |
·中国发展战略及政策调整 | 第12-13页 |
·教育体制改革深入 | 第13页 |
·高校节能管理日显必要 | 第13-16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8-23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8-20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20-22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23-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高校节能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26-31页 |
·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公地悲剧”理论 | 第26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26-27页 |
·帕累托改进理论 | 第27-28页 |
·集体行动理论 | 第28页 |
·理论解析 | 第28-29页 |
·高校能耗的特点分析 | 第29-30页 |
·校园生活设施规模及能源资源消耗较大 | 第29页 |
·高校能源消耗种类多 | 第29页 |
·能源消费水平低、节能潜力大 | 第29-30页 |
·节能管理程度低、用能效率低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高校节能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 第31-38页 |
·高校能耗现状 | 第31-34页 |
·高校采暖供热系统能耗现状 | 第31-32页 |
·高校用电能耗现状 | 第32-33页 |
·高校用水能耗现状 | 第33-34页 |
·高校用油能耗现状 | 第34页 |
·高校节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节能意识薄弱 | 第34-35页 |
·管理体制不健全 | 第35-36页 |
·技术条件落后 | 第36页 |
·资金投入不足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高校节能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42页 |
·数据收集 | 第38页 |
·分析结果 | 第38-41页 |
·节能管理的组织因素 | 第38-39页 |
·节能管理的人才因素 | 第39-40页 |
·节能管理的技术因素 | 第40页 |
·节能管理的观念因素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国内外高校节能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42-49页 |
·国内外高校节能管理情况 | 第42-47页 |
·国外高校节能管理实践 | 第42-44页 |
·国内高校节能管理实践 | 第44-47页 |
·有益启示 | 第47-49页 |
第六章 高校节能管理对策 | 第49-53页 |
·加强节能宣传教育 | 第49-50页 |
·开设节能管理方面的课程 | 第49页 |
·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节能活动 | 第49页 |
·鼓励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 第49页 |
·广泛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宣传 | 第49-50页 |
·完善节能管理体制 | 第50-51页 |
·建立专门的节能管理机构 | 第50页 |
·制定并完善节能规章制度 | 第50页 |
·实行量化管理 | 第50-51页 |
·培养和引进节能管理人才 | 第51页 |
·提高节能技术水平 | 第51-52页 |
·采用先进节能装置及材料 | 第51页 |
·建立能源计量管理网络 | 第51页 |
·建立网络监测平台 | 第51-52页 |
·合理运筹节能管理资金 | 第52-53页 |
·加大学校的资金投入 | 第52页 |
·实行费用分担机制 | 第52-53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