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黄芪根瘤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6页
   ·植物内生菌的研究第12-18页
     ·植物内生菌的起源、多样性、分布及其定植规律第12-13页
     ·内生菌对植物的作用第13-14页
       ·内生菌的固氮作用第13页
       ·促植物生长作用第13-14页
       ·增强宿主植物抗逆境、抗病虫害等作用第14页
     ·药用植物内生菌次生代谢物的研究第14-15页
       ·药用植物内生菌宿主的选择第14页
       ·内生菌的筛选第14-15页
     ·内生菌次生代谢活性物质第15-18页
       ·内生菌与抗肿瘤活性物质第15页
       ·内生菌与抗菌活性物质第15-16页
       ·抗病毒活性化合物第16页
       ·杀虫活性物质第16页
       ·降血糖活性物质第16页
       ·产激素类物质第16-17页
       ·内生菌诱导子第17-18页
       ·“基因水平传递”及“内共生理论”第18页
   ·黄芪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第18-23页
     ·黄芪主要有效化学成分第19-21页
       ·多糖成分第19页
       ·黄酮类化合物第19-21页
       ·皂甙类化合物第21页
     ·黄芪的药理作用第21-23页
       ·黄芪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第21-22页
       ·黄芪对蛋白质及核酸代谢的调节作用第22页
       ·黄芪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第22页
       ·黄芪的保肝作用第22-23页
       ·抗癌作用第23页
       ·抗衰老作用第23页
   ·根瘤菌的研究第23-24页
     ·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作用第23-24页
     ·根瘤菌次生代谢物的研究第24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4-26页
第二章 17 株黄芪根瘤内生菌次生代谢物化学成分及抑菌分析第26-37页
   ·材料第26-27页
     ·供试菌株第26页
     ·试剂第26-27页
       ·培养基第26-27页
       ·化学试剂第27页
     ·仪器第27页
   ·方法第27-30页
     ·菌株的活化第27页
     ·发酵液的制备和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第27页
     ·化学成分分析第27-29页
       ·试管法检测第27-28页
       ·薄层层析显色第28-29页
     ·抑菌活性的测定第29页
       ·药液的制备第29页
       ·菌悬液的制备第29页
       ·含菌平板的制备第29页
       ·加药剂第29页
     ·二倍稀释法测定5 个萃取相的MIC 和MBC 值第29-30页
       ·药液的制备第29页
       ·菌液的制备第29-30页
   ·结果与分析第30-35页
     ·17 株根瘤内生菌各发酵萃取相化学成分检测结果第30-31页
     ·抑菌初筛效果显著的5 株根瘤内生菌发酵液各萃取相的抑菌效果第31-34页
     ·5 株根瘤内生菌发酵液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MIC 和MBC第34-35页
   ·讨论第35-37页
第三章 利用 16S rDNA 系统发育关系对菌株 BSD3-2 的鉴定第37-42页
   ·材料与方法第37-38页
     ·供试菌株第37页
     ·参比菌株第37页
     ·DNA 提取试剂第37页
     ·PCR 扩增主要试剂第37-38页
   ·方法第38-40页
     ·DNA 的提取第38-39页
     ·PCR 扩增第39-40页
       ·PCR 引物第39页
       ·PCR 反应体系第39页
       ·PCR 扩增反应条件第39-40页
       ·PCR 扩增产物的检测第40页
     ·菌株BSD3-2 的分子鉴定第40页
   ·结果与分析第40-41页
   ·讨论第41-42页
第四章 菌株BSD3-2 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与提取第42-53页
   ·材料第42页
     ·材料第42页
     ·试剂第42页
     ·仪器第42页
   ·方法第42-43页
     ·分离纯化第42-43页
       ·大孔吸附树脂预处理第42-43页
       ·硅胶层析柱的制备第43页
       ·单体R 与单体M 的分离纯化第43页
     ·纯度检测第43页
     ·结构解析第43页
   ·结果与分析第43-51页
     ·化合物R第43-47页
       ·化合物R 的分离纯化第43-45页
       ·化合物R 的纯度检测第45页
       ·化合物R 的定性检测第45页
       ·化合物R 的抑菌活性检测第45-46页
       ·化合物R 的理化性质第46-47页
     ·化合物M第47-49页
       ·化合物M 的分离纯化第47-48页
       ·化合物M 的纯度检测第48-49页
       ·化合物M 的定性检测第49页
       ·化合物M 的物理性质第49页
     ·化合物M 的结构解析第49-51页
       ·MS 解析第49-50页
       ·13C-NMR 解析第50页
       ·1H-NMR 解析第50-51页
       ·化合物M 的结构确定第51页
   ·讨论第51-53页
第五章 总结第53-55页
   ·17 株黄芪根瘤内生菌化学成分与抑菌分析第53页
   ·利用16S rDNA 系统发育关系鉴定菌株BSD3-2第53-54页
   ·菌株 BSD3-2 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与提取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附录第61-64页
致谢第64-65页
作者简介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EG胁迫下小麦甜菜碱含量的变化及类脱水素基因表达的分析
下一篇:关中冬小麦夏玉米水氮高效利用基因型差异的生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