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启动的原因及其特点 | 第13-23页 |
(一)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启动的原因 | 第13-21页 |
1. 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中美经贸依存度提高的同时摩擦增多 | 第13-16页 |
2.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具备了与美国进行对话的条件 | 第16-17页 |
3. 美国调整对华政策,接触、利用中国一面在加重 | 第17-18页 |
4. 中美两国重视两国经贸对彼此及世界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 第18-20页 |
5. 中美两国希望通过战略经济对话为中美关系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 第20-21页 |
(二)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特点 | 第21-23页 |
1. 战略性 | 第21-22页 |
2. 动态性 | 第22-23页 |
二、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意义 | 第23-34页 |
(一)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为解决中美经贸现实问题搭建平台 | 第24-25页 |
(二)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为中美增强战略互信构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 第25-27页 |
1.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是双方增进互信的一个重要平台 | 第25-26页 |
2. 通过对话,有利于加深美方对中美经贸摩擦的认识 | 第26-27页 |
(三)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给中美两国提供了化挑战为深化合作的机遇 | 第27-28页 |
(四)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推动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 | 第28-29页 |
(五)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推动地区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 第29-31页 |
1. 中美两国经济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本身就对两国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 第29-30页 |
2. 中美两国经济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对东亚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 第30页 |
3. 中美合作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第30-31页 |
(六) 中美两国经济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 | 第31-32页 |
(七)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对我国处理与世界各国经济关系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和示范效应 | 第32-34页 |
三、影响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因素 | 第34-46页 |
(一) 阻碍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顺利进行的因素 | 第34-40页 |
1. 中美两国缺乏坚实的战略互信基础 | 第34-35页 |
2. 中美经济关系受到许多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干扰 | 第35-38页 |
3. 中美经贸关系依存度的非对称性的消极影响 | 第38-39页 |
4. 战略经济对话刚刚起步,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 第39-40页 |
(二) 推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继续发展的积极因素 | 第40-46页 |
1. 中美两国有多年合作的良好基础,尤其在9.11事件后两国合作成果颇丰 | 第41-43页 |
2. 中美两国政府积极推动中美经贸合作,并积累了处理双边经贸摩擦和矛盾的丰富经验 | 第43-44页 |
3. 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使中美经贸关系的非对称性有所改变 | 第44-46页 |
四、加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推进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建议 | 第46-55页 |
(一) 提高中国综合国力,深化中美相互依存关系 | 第46-47页 |
1. 扩大内需,降低外贸对经济增长的主导影响,发挥中国经济内在动力作用 | 第46-47页 |
2. 深化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和周边国家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 | 第47页 |
(二) 用新思维来看待和营造中美正常经贸关系深化对话互信基础 | 第47-49页 |
(三) 中美两国本着求同存异的态度共同努力解决中美经贸摩擦,防止贸易保护主义 | 第49-50页 |
1. 中美经贸摩擦是两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 第49-50页 |
2. 为维护中美双边经贸关系良性发展,中美应建立完善的经贸磋商机制,及时化解经贸摩擦 | 第50页 |
(四) 中美两国应对战略经济对话有正确和务实的定位 | 第50-51页 |
1. 关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全局性、战略性和长期性 | 第50-51页 |
2. 排除非经济因素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防止经贸问题政治化 | 第51页 |
(五) 加强战略经济对话的建设和完善 | 第51-53页 |
(六) 中国应积极开展“公关外交”,增强推动中美经贸发展的积极力量,减少阻碍经贸发展的政治阻力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