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我国目前市场主体退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0-14页 |
(一) 企业退出市场不主动办理注销登记日益增多 | 第10-11页 |
(二) 逃避债务恶意退出市场屡禁不止 | 第11-12页 |
(三) 市场主体在破产清算过程中或被吊销营业执照后仍开展经营活动 | 第12-13页 |
(四) 用未进行年检、被吊销或过期失效的营业执照从事经营活动 | 第13-14页 |
二、市场主体无序退出现象成因的法律分析 | 第14-21页 |
(一) 对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建立不重视 | 第14-15页 |
(二) 市场主体退出的法律规定不明确 | 第15-16页 |
(三) 市场主体退出的相关规定不科学 | 第16-17页 |
(四) 市场主体退出的相关规定不统一 | 第17-19页 |
(五) 市场主体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全 | 第19-21页 |
三、完善和规范市场主体退出制度的思路 | 第21-33页 |
(一) 改变“严进宽出”思想,确立“宽进严出”理念 | 第21-24页 |
(二) 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实行企业法人资格与经营资格分离 | 第24-26页 |
(三) 制定《企业清算法》或《企业清算条例》,统一清算规范 | 第26-28页 |
(四) 优化和简化注销登记程序,降低退出成本 | 第28页 |
(五) 健全和优化监督制约机制,从严查处恶意退出市场行为 | 第28-30页 |
(六) 不断完善信用管理体系,依法有序公开市场主体退出信息 | 第30-32页 |
(七) 强化舆论宣传,引导经营者正确认识和对待注销登记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