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行政救助法律制度探析
摘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自然灾害行政救助概述 | 第7-18页 |
一、自然灾害行政救助的概念 | 第7-12页 |
(一) 关于自然灾害行政救助的几种定义 | 第7-9页 |
(二) 应急行政的兴起及自然灾害行政救助的新发展 | 第9-12页 |
二、自然灾害行政救助法律性质分析 | 第12-18页 |
(一) 自然灾害行政救助的一般法律性质 | 第12-14页 |
(二) 自然灾害行政救助的特殊法律性质 | 第14-15页 |
(三) 自然灾害行政救助和相关概念的区别及联系 | 第15-18页 |
第二章 自然灾害行政救助的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一、自然灾害行政救助的宪政基础 | 第18-22页 |
(一) 以生存权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理论 | 第18-20页 |
(二) 行政权的扩张及国家责任的变迁 | 第20-22页 |
二、自然灾害行政救助的现实基础 | 第22-24页 |
(一) 自然灾害的巨大危害性 | 第22页 |
(二) 弱势群体的产生 | 第22-24页 |
第三章 自然灾害行政救助法律制度分析 | 第24-34页 |
一、我国自然灾害行政救助历史沿革和发展 | 第24-25页 |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自然灾害行政救助状况 | 第24页 |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自然灾害行政救助状况 | 第24-25页 |
二、自然灾害行政救助法律制度分析 | 第25-34页 |
(一) 自然灾害行政救助的内容 | 第25-27页 |
(二) 自然灾害行政救助的程序 | 第27-30页 |
(三) 自然灾害行政救助救济制度 | 第30-34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自然灾害行政救助法律制度的构想 | 第34-46页 |
一、完善我国自然灾害行政救助法律制度的生态环境 | 第34-36页 |
(一) 建设服务型政府 | 第34页 |
(二) 加强自然灾害减灾、预防工作建设 | 第34-35页 |
(三) 完善社会保障系统 | 第35页 |
(四) 加强非政府组织和个人的互动 | 第35页 |
(五) 建立自然灾害风险转移机制 | 第35-36页 |
二、确立自然灾害行政救助的基本原则 | 第36-39页 |
(一) 依法行政原则 | 第36-37页 |
(二) 比例原则 | 第37-38页 |
(三)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 第38页 |
(四) 行政效率原则 | 第38-39页 |
三、完善自然灾害行政救助基本制度 | 第39-46页 |
(一) 完善自然灾害行政救助立法 | 第39-41页 |
(二) 完善自然灾害行政救助的实施制度 | 第41-43页 |
(三) 完善自然灾害行政救助的救济制度 | 第43-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