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我国航空货运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8-27页 |
| ·我国航空货运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8-24页 |
| ·我国航空货运业发展现状 | 第18-23页 |
| ·我国航空货运业发展前景和趋势 | 第23-24页 |
| ·我国航空货运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26页 |
| ·航线、航班结构不合理 | 第24-25页 |
| ·现代物流经营模式没有成形 | 第25页 |
| ·电子信息技术缺乏 | 第25页 |
| ·战略联盟亟待建立 | 第25-26页 |
| ·运输代理企业规模小 | 第26页 |
| ·空运价格体系缺乏灵活性 | 第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我国航空货运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35页 |
| ·灰色关联理论 | 第27-29页 |
| ·灰色系统及灰关联理论 | 第27页 |
| ·灰色关联分析的计算方法 | 第27-29页 |
| ·我国航空货运影响因素 | 第29-34页 |
| ·我国航空货运影响因素数据收集 | 第29-30页 |
| ·我国航空货运影响因素关联度计算 | 第30-33页 |
| ·关联度计算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我国航空货运量预测 | 第35-50页 |
| ·基于IOWGA 算子的组合预测模型 | 第35-38页 |
| ·基于IOWGA 算子的组合预测赋权 | 第35-37页 |
| ·组合预测的IOWGA 算子确定 | 第37页 |
| ·预测误差指标的选取 | 第37-38页 |
| ·我国航空货运量灰色预测模型 | 第38-42页 |
| ·灰色系统预测理论 | 第38页 |
| ·GM(1,1)预测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38-40页 |
| ·GM(1,1)预测我国航空货运量 | 第40-41页 |
| ·GM(1,1)预测模型的检验 | 第41-42页 |
| ·我国航空货运量回归预测模型 | 第42-44页 |
| ·统计数据的采集 | 第42-43页 |
| ·回归预测模型 | 第43页 |
| ·回归预测模型的统计假设检验 | 第43-44页 |
| ·回归预测结果 | 第44页 |
| ·我国航空货邮运输量的组合预测模型 | 第44-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我国航空货运业效率分析 | 第50-60页 |
|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我国航空货物运输效率评价 | 第50-55页 |
|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产生和发展 | 第50-51页 |
| ·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51-53页 |
| ·DEA 模型解的有关定理及其经济学含义 | 第53-55页 |
| ·DEA 模型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55页 |
|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我国民航货物运输效率评价分析 | 第55-59页 |
| ·指标的确立和数据收集 | 第55-56页 |
| ·我国航空货物运输的有效性量化分析 | 第56-57页 |
| ·我国民航货物运输效率在时序上的变化特点 | 第57页 |
| ·我国民航货物运输的规模收益分析 | 第57-58页 |
| ·我国民航货物运输的投入剩余和产出亏空分析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六章 我国航空货运业SWOT 分析 | 第60-69页 |
| ·SWOT 分析法简介 | 第60-61页 |
| ·我国航空货运业之SWOT 分析 | 第61-67页 |
| ·内部环境分析 | 第61-64页 |
| ·外部环境分析 | 第64-67页 |
| ·我国航空货运业发展的SWOT 策略矩阵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结论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