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 ·逆境胁迫对农业生产影响概况 | 第10-11页 |
| ·甘氨酸甜菜碱简介 | 第11-19页 |
| ·GB 的生物合成 | 第12-13页 |
| ·GB 的遗传工程合成 | 第13-14页 |
| ·甜菜碱与转基因植株的抗逆 | 第14-16页 |
| ·GB 的作用机制 | 第16-18页 |
| ·CMO 基因简介 | 第18-19页 |
| ·四翅滨藜简介 | 第19页 |
| ·分布特征 | 第19页 |
| ·形态特征 | 第19页 |
| ·生活习性 | 第19页 |
|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四翅滨藜 AcCMO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21-33页 |
| ·材料 | 第21-22页 |
| ·取材植物及菌株 | 第21页 |
| ·器材 | 第21页 |
| ·试剂 | 第21-22页 |
| ·试剂配制 | 第22页 |
| ·方法 | 第22-28页 |
| ·比对相近种 CMO 基因序列引物设计 | 第22-23页 |
| ·材料获取及 RNA 的提取 | 第23页 |
| ·反转录及 PCR | 第23-26页 |
| ·连接 pMD18-T | 第26页 |
| ·DH5α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 | 第26-27页 |
| ·质粒的提取 | 第27-28页 |
| ·PCR 鉴定及测序 | 第28页 |
| ·序列分析 | 第2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 ·序列的克隆 | 第28-30页 |
| ·序列分析 | 第30-32页 |
| ·讨论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AcCMO 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33-40页 |
| ·材料 | 第33-34页 |
| ·菌株 | 第33页 |
| ·器材 | 第33页 |
| ·试剂 | 第33页 |
| ·试剂配置 | 第33-34页 |
| ·方法 | 第34-37页 |
| ·表达载体 AcCMO-28a 的构建 | 第34-35页 |
| ·大肠杆菌 BL21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 | 第35页 |
| ·阳性菌株的诱导表达 | 第35-36页 |
| ·SDS-PAGE 聚丙烯酰铵凝胶电泳 | 第36-3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 ·表达载体 AcCMO-28a 的构建 | 第37-38页 |
| ·转化大肠杆菌 BL21 | 第38-39页 |
| ·原核表达 | 第39页 |
| ·讨论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AcCMO 基因在酵母中的表达 | 第40-53页 |
| ·材料 | 第40-42页 |
| ·菌株 | 第40页 |
| ·器材 | 第40页 |
| ·试剂 | 第40-41页 |
| ·试剂配制 | 第41-42页 |
| ·方法 | 第42-47页 |
| ·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2-43页 |
| ·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其转化 | 第43-44页 |
| ·阳性转化子的鉴定 | 第44-45页 |
| ·转化阳性的酵母菌株的逆境胁迫处理 | 第45-4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1页 |
| ·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7-48页 |
| ·转化酵母及转化子的鉴定 | 第48-49页 |
| ·酵母菌株的逆境处理 | 第49-51页 |
| ·讨论 | 第51-53页 |
| 第五章 转基因拟南芥的获得 | 第53-65页 |
| ·材料 | 第53-55页 |
| ·菌株 | 第53页 |
| ·器材 | 第53页 |
| ·试剂 | 第53页 |
| ·试剂配制 | 第53-55页 |
| ·方法 | 第55-60页 |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5-56页 |
| ·农杆菌 EHA105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第56页 |
| ·拟南芥的种植 | 第56-57页 |
|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拟南芥 | 第57-58页 |
| ·拟南芥的筛选 | 第58页 |
| ·植物 DNA 的提取 | 第58-59页 |
| ·转基因拟南芥的 PCR 鉴定 | 第59-6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0-64页 |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0-61页 |
| ·农杆菌的转化及鉴定 | 第61-62页 |
| ·拟南芥的筛选及鉴定 | 第62-64页 |
| ·讨论 | 第64-65页 |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5页 |
| ·展望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 作者简介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