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5页 |
·课题研究的工程背景和重要性 | 第14-17页 |
·课题选定及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课题相关研究进展 | 第18-31页 |
·自密实混凝土在堆石体中的充填性能 | 第18-21页 |
·离散元方法数值模拟 | 第21-24页 |
·自密实混凝土的离散元数值模拟 | 第24-28页 |
·离散元接触检索算法 | 第28-30页 |
·文献研究的不足之处及解决思路 | 第30-31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31-35页 |
第2章 离散元快速接触检索算法的研究 | 第35-50页 |
·空间网格法 | 第35-39页 |
·基本空间网格法 | 第36-38页 |
·改进空间网格法 | 第38-39页 |
·HACell 算法 | 第39-45页 |
·算法原理 | 第40-44页 |
·判定次数对比 | 第44-45页 |
·算例数值计算 | 第45-49页 |
·最佳网格尺寸的确定 | 第45-47页 |
·计算时间对比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3章 自密实砂浆和自密实混凝土的离散元模型及本构关系研究 | 第50-68页 |
·离散元方法 | 第50-56页 |
·单元简化模型 | 第50-53页 |
·单元接触力本构关系 | 第53-56页 |
·自密实砂浆本构关系的确定方法 | 第56-61页 |
·砂浆单元简化方法 | 第56-57页 |
·本构关系及参数计算方法 | 第57-61页 |
·自密实混凝土本构关系的确定方法 | 第61-66页 |
·混凝土单元模型 | 第61-63页 |
·粗骨料单元粒径的确定方法 | 第63-64页 |
·砂浆膜厚度的确定方法 | 第64-65页 |
·本构关系及参数计算方法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4章 自密实砂浆流变参数的确定方法及实验模拟验证 | 第68-80页 |
·流变参数对自密实砂浆性能的影响及确定方法 | 第68-74页 |
·性能检测实验方法简介 | 第68-70页 |
·离散元模拟中流变参数的影响研究 | 第70-72页 |
·自密实砂浆流变参数的确定方法 | 第72-74页 |
·自密实砂浆流动实验概述 | 第74-76页 |
·自密实砂浆流动实验的数值模拟 | 第76-78页 |
·基本模拟流程 | 第76-77页 |
·流动实验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5 章自密实砂浆的抗剪摩擦特性研究及其离散元模拟 | 第80-100页 |
·实验概况 | 第82-86页 |
·实验装置设计 | 第82-84页 |
·原材料及配合比 | 第84-85页 |
·实验步骤 | 第85-86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86-91页 |
·自密实净浆厚度与竖向作用力的关系 | 第86-87页 |
·抗剪摩擦力与竖向作用力的关系 | 第87-90页 |
·实验结果数值模拟的尝试 | 第90-91页 |
·单元咬合修正系数f_e 及砂浆单元接触本构修改 | 第91-98页 |
·咬合修正系数的概念 | 第91-93页 |
·咬合修正系数的影响分析 | 第93-95页 |
·咬合修正系数的确定方法及剪切实验模拟 | 第95-96页 |
·考虑咬合修正系数后的U 型箱实验模拟 | 第96-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6章 堆石混凝土浇筑模拟实验及离散元模拟 | 第100-123页 |
·实验概况 | 第100-103页 |
·实验装置设计 | 第100-102页 |
·原材料及配合比 | 第102-103页 |
·实验步骤 | 第103页 |
·自密实混凝土的充填性能的实验结果 | 第103-104页 |
·实验模拟 | 第104-122页 |
·模型建立 | 第104-108页 |
·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108-113页 |
·模拟结果 | 第113-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3-128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23-126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26-127页 |
·不足及展望 | 第127-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38-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