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土地利用问题研究回顾 | 第13-14页 |
·土地利用变化的效应研究 | 第14-17页 |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7页 |
·问题提出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页 |
·研究理论依据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2-31页 |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第22-23页 |
·研究区范围 | 第22页 |
·南海区自然条件概况 | 第22-23页 |
·南海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23-25页 |
·南海区土地利用现状 | 第25-31页 |
·南海区土地利用数量结构 | 第25-27页 |
·南海区土地利用空间结构 | 第27页 |
·南海区土地利用基本特征 | 第27-31页 |
第三章 南海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分析 | 第31-41页 |
·南海区土地利用数量变化过程 | 第31-32页 |
·南海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过程 | 第32-35页 |
·农用地结构动态变化 | 第34-35页 |
·建设用地结构动态变化 | 第35页 |
·南海区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动态变化 | 第35-37页 |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 | 第35-36页 |
·土地利用变化地区分异 | 第36-37页 |
·南海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基本特征 | 第37-41页 |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效应内涵及分析路径 | 第41-49页 |
·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效应内涵 | 第41页 |
·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效应的分析路径 | 第41-49页 |
·数量相关性 | 第42-47页 |
·空间相关性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数量效应分析 | 第49-64页 |
·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数量效应表现 | 第49页 |
·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数量效应测度 | 第49-56页 |
·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数量效应测度研究思路及目标 | 第49-50页 |
·测度区间选择 | 第50-51页 |
·土地利用变化数量效应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第51-53页 |
·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数量效应测度方法 | 第53页 |
·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效应综合测度过程 | 第53-56页 |
·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数量效应测度结果与分析 | 第56-64页 |
第六章 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空间效应分析 | 第64-76页 |
·空间效应的涵义及表现 | 第64页 |
·南海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空间分异静态评价 | 第64-70页 |
·研究单元及研究时段选择 | 第64-65页 |
·评价模型的选择 | 第65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65-66页 |
·指标量化和标准化 | 第66-67页 |
·指标权重确定 | 第67页 |
·空间效益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67-70页 |
·南海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效益空间动态变化分析 | 第70-74页 |
·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效益值空间分异变化 | 第70-72页 |
·土地利用效益及协调度空间分布特征变化 | 第72-74页 |
·南海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空间效应解释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6-78页 |
1 主要结论 | 第76页 |
2 研究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