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导论 | 第8-15页 |
一、研究的缘起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9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一)关于文化安全问题由来的争论 | 第9-10页 |
(二)关于国家文化安全概念的界定 | 第10-12页 |
(三)关于我国文化安全的现状研究 | 第12-15页 |
第二章、国家文化安全的基础理论 | 第15-26页 |
一、国家文化安全概念的提出 | 第15-17页 |
(一)安全的涵义 | 第15-16页 |
(二)文化的含义 | 第16-17页 |
二、国家文化安全的涵义、内容、特征 | 第17-23页 |
(一)国家文化安全的含义 | 第17-18页 |
(二)国家文化安全的内容 | 第18-21页 |
(三)国家文化安全的特征 | 第21-23页 |
三、国家文化安全—全球化时代国家安全观的新变化 | 第23-26页 |
第三章、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 | 第26-35页 |
一、外部挑战 | 第26-32页 |
(一)大肆的宣扬“中国威胁论”和“文明冲突论” | 第26-27页 |
(二)文化霸权主义对我国文化安全形成威胁 | 第27-29页 |
(三)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对我国人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 第29-30页 |
(四)西方文化产业领域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威胁 | 第30-32页 |
二、内部挑战 | 第32-35页 |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思想文化面临思想多元化和意识形态淡化的趋势 | 第32-33页 |
(二)封建落后文化的消极影响 | 第33页 |
(三)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臣服”与“照搬” | 第33页 |
(四)文化创新力不强,文化产业落后 | 第33-35页 |
第四章、全球化背景下维护中国文化安全的战略思考 | 第35-52页 |
一、建立科学的国家文化预警系统,增强国家文化的预防性 | 第35-38页 |
(一)建立科学的国家文化安全预警机制,加强对西方文化产品的管理 | 第35-36页 |
(二)高度重视文化安全教育,增强公民对国家文化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 第36-38页 |
(三)加强国家文化安全法制建设,充分运用技术手段规范网络运行 | 第38页 |
二、全面推进文化创新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 第38-44页 |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 第39-40页 |
(二)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 第40-41页 |
(三)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 | 第41-42页 |
(四)拓宽投融资渠道 | 第42-43页 |
(五)开发优秀的文化品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 第43-44页 |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 第44-51页 |
(一)“和谐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第45-46页 |
(二)建设和谐文化,促进和谐社会 | 第46-47页 |
(三)建设和谐文化,维护文化安全 | 第47-48页 |
(四)努力建设和谐文化 | 第48-51页 |
四、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一、著作类 | 第53-54页 |
二、报刊、杂志类 | 第54-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