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前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当前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挑战 | 第10-17页 |
第一节 城市的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原因分析 | 第10-12页 |
一、现状描述 | 第10-11页 |
二、原因分析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原因分析 | 第12-14页 |
一、现状描述 | 第12-13页 |
二、原因分析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牧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原因分析 | 第14-17页 |
一、现状描述 | 第14-16页 |
二、原因分析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努力探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 第17-37页 |
第一节 教育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意义 | 第17-20页 |
一、教育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 第17-18页 |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内容 | 第20-26页 |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 第20-22页 |
二、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第22-23页 |
三、因地制宜,增加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内容 | 第23-25页 |
四、学习并借鉴国外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成功经验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方法 | 第26-37页 |
一、把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贯彻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 第26-29页 |
二、利用一切现代化的传媒手段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 第29-31页 |
三、普及科学知识,引导公众转变生产观念 | 第31-34页 |
四、发挥民间社团组织在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中的积极影响 | 第34-37页 |
第三章 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保障机制 | 第37-44页 |
第一节 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宣传教育,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提供政治思想保障 | 第37-39页 |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 | 第37页 |
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 第37页 |
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工作 | 第37-38页 |
四、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 第38-39页 |
第二节 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提供法制保障要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体系 | 第39-40页 |
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体系 | 第39页 |
二、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 | 第39-40页 |
三、明确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法律责任,完善奖惩制度 | 第40页 |
第三节 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提供经济保障 | 第40-41页 |
一、中央政府要在资金投入上给予政策倾斜 | 第40页 |
二、地方政府要管好用好资金 | 第40-41页 |
第四节 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组织机构,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提供组织保障 | 第41-44页 |
一、加强各级政府与相关环保部门的合作与协调 | 第41页 |
二、加快环境保护教育队伍建设 | 第41-42页 |
三、拓宽公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渠道 | 第42-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50页 |
致谢语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