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3-44页 |
·前言 | 第13页 |
·微乳电动色谱概述 | 第13-16页 |
·微乳电动色谱手性分离研究进展 | 第16-26页 |
·基于手性表面活性剂的手性MEEKC | 第17-19页 |
·基于手性共表面活性剂的手性MEEKC | 第19-20页 |
·基于手性油的手性MEEKC | 第20页 |
·基于多种手性组分的手性MEEKC | 第20-24页 |
·手性表面活性剂和手性共表面活性剂 | 第21页 |
·手性表面活性剂和手性油 | 第21-24页 |
·三手性组分微乳 | 第24页 |
·CD-MEEKC | 第24-2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26页 |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 | 第26-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44页 |
第二章 L-酒石酸二丁酯-硼酸络合手性选择剂的原位合成及其在手性微乳电动色谱中的应用 | 第44-69页 |
·前言 | 第44-45页 |
·实验部分 | 第45-49页 |
·仪器 | 第45-46页 |
·试剂 | 第46页 |
·微乳和样品溶液配制 | 第46-48页 |
·计算 | 第48-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64页 |
·L-酒石酸二丁酯-硼酸络合手性选择剂的原位合成 | 第49-52页 |
·L-酒石酸二丁酯和硼砂浓度的影响 | 第52页 |
·表面活性剂和共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第52-56页 |
·磷酸盐和有机改性剂的影响 | 第56-58页 |
·酸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分离电压和毛细管长度的影响 | 第59-62页 |
·对映体的洗脱顺序 | 第62-63页 |
·手性物质分子结构的影响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第三章 使用固体化合物作为油相的微乳电动色谱手性分离新方法 | 第69-79页 |
·前言 | 第69页 |
·实验部分 | 第69-71页 |
·仪器 | 第69-70页 |
·试剂 | 第70页 |
·微乳和样品溶液配制 | 第70-7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1-76页 |
·用固体化合物作为油相配制微乳 | 第71-73页 |
·固体油相微乳的手性分离效果 | 第73-76页 |
·小结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第四章 酒石酸酯分子结构对酒石酸酯-硼酸络合手性选择剂在微乳电动色谱中手性识别作用的影响 | 第79-99页 |
·前言 | 第79页 |
·实验部分 | 第79-81页 |
·仪器 | 第79-80页 |
·试剂 | 第80页 |
·微乳和样品溶液配制 | 第80-81页 |
·计算 | 第8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1-94页 |
·酒石酸酯醇烷基结构对手性分离的影响 | 第82-91页 |
·酒石酸酯构型对手性分离的影响 | 第91-92页 |
·微乳疏水性油核对手性分离的作用 | 第92-94页 |
·小结 | 第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9页 |
第五章 抑制电渗流条件下的中性微乳电动色谱手性分离 | 第99-123页 |
·前言 | 第99-100页 |
·实验部分 | 第100-101页 |
·仪器 | 第100页 |
·试剂 | 第100-101页 |
·微乳和样品溶液配制 | 第10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1-120页 |
·微乳电性对手性分离的影响 | 第101-103页 |
·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影响 | 第103页 |
·共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第103页 |
·酒石酸酯和硼砂浓度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酸度的影响 | 第105-109页 |
·分离电压的影响 | 第109-113页 |
·电渗流速度的影响 | 第113-119页 |
·对映体的出峰顺序 | 第119-120页 |
·小结 | 第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3页 |
己发表及待发表论文 | 第123-124页 |
致谢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