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学术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论文框架 | 第15-16页 |
2 文献回顾 | 第16-26页 |
·多元化战略的相关理论 | 第16-19页 |
·多元化经营的含义 | 第16-17页 |
·多元化经营的类型 | 第17-19页 |
·多元化程度的度量 | 第19-21页 |
·基于标准行业代码的业务部门数方法 | 第19-21页 |
·战略性方法 | 第21页 |
·企业绩效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成本业绩评价 | 第21页 |
·财务业绩评价 | 第21-22页 |
·综合绩效评价 | 第22页 |
·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新发展 | 第22-23页 |
·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多元化创造企业价值 | 第23页 |
·多元化与企业价值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 第23-24页 |
·多元化带来企业绩效折价 | 第24-25页 |
·一点评述 | 第25-26页 |
3 我国家电行业多元化经营的动因剖析 | 第26-33页 |
·多元化动因的理论解释 | 第26-27页 |
·资源富余理论 | 第26页 |
·风险分散理论 | 第26页 |
·代理理论 | 第26-27页 |
·市场势力理论 | 第27页 |
·CEO 过度自信理论 | 第27页 |
·评述 | 第27页 |
·我国家电行业的界定 | 第27-28页 |
·我国家电行业的历史沿革 | 第28-29页 |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79-1988) | 第28页 |
·第二阶段:竞争加剧阶段(1989-1995) | 第28页 |
·第三阶段:国际化阶段(1996 年至今) | 第28-29页 |
·我国家电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动因分析 | 第29-33页 |
·家电市场发展空间有限 | 第29页 |
·分散行业竞争风险 | 第29-30页 |
·进入非相关行业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 第30页 |
·实施相关多元化经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 | 第30-31页 |
·追求多元化战略带来的经济利益 | 第31-32页 |
·领导层实现企业壮大的梦想 | 第32页 |
·总结 | 第32-33页 |
4 我国家电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现状描述统计性分析 | 第33-44页 |
·上市公司多元化的行业分类度量依据 | 第33-34页 |
·样本选取原则及数据来源 | 第34-36页 |
·样本选取原则 | 第34-35页 |
·样本量说明 | 第35页 |
·数据来源 | 第35-36页 |
·主要研究变量定义 | 第36-40页 |
·本文采用的多元化程度度量方法 | 第36-38页 |
·本文采用的企业绩效测量方法 | 第38-40页 |
·本文公司特征因素测量 | 第40页 |
·家电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现状描述 | 第40-42页 |
·多元化程度 | 第40-42页 |
·多元化类型 | 第42页 |
·公司特征因素描述 | 第42-44页 |
5 多元化经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4-62页 |
·理论假设 | 第44-45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5-49页 |
·经营项目数与企业绩效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5-47页 |
·多元化不同类型与企业绩效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7-49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49-51页 |
·多元化程度与企业绩效相关性分析 | 第49-50页 |
·资产规模与企业绩效相关性分析 | 第50-51页 |
·回归分析 | 第51-60页 |
·变量选取 | 第51-54页 |
·模型建立 | 第54页 |
·多元线性回归 | 第54-60页 |
·实证分析结论 | 第60-62页 |
6 文章结论及建议 | 第62-67页 |
·文章结论及解释 | 第62-64页 |
·几点建议 | 第64-67页 |
7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 | 第72-81页 |
个人简历、攻读期间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