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的背景以及目的 | 第8-9页 |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9-11页 |
·研究的现状 | 第1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1-13页 |
2 生态城市规划以及公众参与程序的价值分析 | 第13-18页 |
·生态城市规划的价值 | 第13-14页 |
·公众参与程序的价值 | 第14-18页 |
·公众参与程序的一般价值 | 第14-15页 |
·公众参与程序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特殊价值 | 第15-18页 |
3 生态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程序的制度现状 | 第18-25页 |
·公众参与程序的制度规定 | 第18-22页 |
·中央层面的公众参与制度 | 第18-21页 |
·地方层面的公众参与制度 | 第21-22页 |
·对公众参与制度的评析 | 第22-25页 |
4 生态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程序的运行机制 | 第25-32页 |
·参与事项的范围 | 第25-27页 |
·非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 第25-26页 |
·需要听取公众意见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 第26页 |
·需要进行听证的许可事项 | 第26-27页 |
·进行参与的主体 | 第27-29页 |
·公众 | 第27-28页 |
·专家 | 第28页 |
·利害关系人 | 第28-29页 |
·如何确定参与者 | 第29页 |
·参与规划的方式 | 第29-30页 |
·公告方式 | 第29-30页 |
·听取意见的方式 | 第30页 |
·参与效力的考察 | 第30-31页 |
·对公众参与程序运行机制的评析 | 第31-32页 |
5 生态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程序的完善 | 第32-44页 |
·对其他国家城市规划制定中公众参与程序的考察与借鉴 | 第32-35页 |
·对其他国家城市规划制定中公众参与程序的考察 | 第32-34页 |
·对其他国家城市规划制定中公众参与程序的借鉴 | 第34-35页 |
·对我国生态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程序的完善 | 第35-44页 |
·延长公众参与的时间 | 第35-36页 |
·扩大公众参与的事项范围 | 第36页 |
·扩大公众参与的主体范围 | 第36-39页 |
·增加公众参与的方式 | 第39-41页 |
·增强公众参与的效力 | 第4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