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森的法与国家一元论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1 凯尔森的学术生平和学术背景 | 第7-13页 |
·凯尔森的四国学术生涯 | 第7-10页 |
·凯尔森在维也纳 | 第7-8页 |
·凯尔森在德国 | 第8-9页 |
·凯尔森在日内瓦 | 第9-10页 |
·凯尔森在美国 | 第10页 |
·凯尔森法与国家一元论的学术背景 | 第10-13页 |
·凯尔森与法律实证主义传统 | 第10-12页 |
·凯尔森与新康德主义认识论 | 第12-13页 |
2 凯尔森法与国家一元论的提出 | 第13-23页 |
·凯尔森法与国家一元论是针对什么提出的 | 第13页 |
·法与国家传统二元论 | 第13-19页 |
·法与国家传统二元论概述 | 第13-15页 |
·法与国家传统二元论的代表 | 第15-19页 |
·凯尔森对法与国家传统二元论的批判 | 第19-20页 |
·法与国家传统二元论不科学,具有意识形态性 | 第19页 |
·国家作为一个与法相对立的实体是不存在的 | 第19-20页 |
·“国家”不是一个社会学概念而是一个法学概念 | 第20页 |
·凯尔森法与国家一元论的特征 | 第20-23页 |
·以纯粹法理论作为方法论 | 第20-21页 |
·国家是国内法律秩序的人格化 | 第21-23页 |
3 凯尔森法与国家一元论的理论结构 | 第23-34页 |
·第一条进路——法涵盖了国家 | 第23-29页 |
·法的认识 | 第23-28页 |
·对传统学说中国家的法解释 | 第28-29页 |
·第二条进路——独立于法的国家是不存在的 | 第29-34页 |
·实体的国家是不存在的 | 第29-31页 |
·只有法学上的国家概念,没有社会学上的国家概念 | 第31-34页 |
4 结论 | 第34-38页 |
·凯尔森法与国家一元论与法治原则 | 第34-35页 |
·凯尔森法与国家一元论的方法论意义 | 第35-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