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市政污水好氧生化法同时脱氨氮与总氮及其影响因素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8页
   ·氮与水体污染第11-13页
     ·水体中氮的形态及其转化第11页
     ·氨氮的来源及其危害第11-12页
     ·亚硝酸盐来源及其危害第12页
     ·硝酸盐来源及其危害第12-13页
     ·有机氮来源及其危害第13页
   ·氨氮废水的传统处理方法第13-17页
     ·吹脱法第13页
     ·化学沉淀法第13-14页
     ·折点氯化法第14-15页
     ·离子交换法第15页
     ·生物处理法第15-17页
     ·电渗析除氨氮技术第17页
     ·催化湿式氧化法第17页
   ·生物脱氮新技术第17-27页
     ·短程硝化反硝化第18-19页
     ·厌氧氨氧化第19页
     ·好氧脱氮技术第19-22页
     ·单级好氧总氮损失研究进展第22-27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27-28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第27页
     ·课题研究的内容第27-28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8-33页
   ·微生物的驯化与培养第28-29页
     ·好氧微生物的培养第28页
     ·不同碳源对微生物的培养第28-29页
   ·好氧脱氨氮与总氮的实验方法第29页
     ·有机物种类对好氧活性污泥除氮的实验(消耗有机物的时间)第29页
     ·有机物浓度对微生物除氮的实验方法第29页
     ·pH 对除氮生物影响的实验方法第29页
     ·温度对除氮的生物影响的实验方法第29页
     ·曝气时间对去除氨氮的影响实验方法第29页
   ·好氧微生物脱氨氮、总氮与生物代谢过程第29-31页
     ·比较不同有机质培养的活性污泥微生物差别第29-30页
     ·不同体系代谢过程中COD去除速率变化第30页
     ·不同体系废水中氮的代谢、转化过程第30页
     ·不同体系中活性污泥微生物中C,N变化情况第30-31页
   ·测定指标及分析方法第31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1-33页
     ·实验仪器第31-32页
     ·试剂第32-33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33-54页
   ·微生物培养过程探讨第33-38页
     ·好氧微生物培养成熟第33-34页
     ·不同机质培养好氧活性污泥成熟期差异第34-37页
     ·不同有机质培养对活性污泥的影响比较第37-38页
   ·氨氮与总氮去除的影响因素的探讨第38-44页
     ·不同有机物对氨氮去除的影响第38-39页
     ·温度对好氧微生物除氨氮的影响第39-40页
     ·有机物浓度对氨氮及COD 去除的影响第40-41页
     ·pH 值对好氧微生物除氨氮的影响第41-42页
     ·不同曝气时间对氨氮与COD 去除率的影响第42-43页
     ·不同C/N 比对TN 去除的影响第43-44页
   ·微生物好氧条件下去除氨氮、总氮与生物代谢过程的机理探讨第44-54页
     ·不同碳源对微生物的影响第44-45页
     ·不同体系中废水中N 代谢情况第45-46页
     ·各体系中好氧微生物氮,有机质代谢速率第46-48页
     ·在反应周期内进出水N 守恒情况第48-49页
     ·微生物MLSS 增长以及氮的吸收利用第49-51页
     ·不同碳源对出水EPS的影响第51-52页
     ·体系中有机基质代谢的中间产物第52-54页
第四章 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公开发表论文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境保护视角下地方政府生态责任研究
下一篇:薯莨榨出液对真丝织物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