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电子对抗(干扰及抗干扰)论文--侦察问题论文

多功能电子战系统作战效能评估仿真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作战效能仿真的需求及现状第12-13页
     ·电子战仿真的发展情况第12-13页
     ·作战效能评估的研究现状第13页
   ·视景技术及其在多功能电子战仿真中的应用第13-15页
     ·视景仿真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第13-14页
     ·视景仿真技术在电子战仿真中的应用第14-15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第15-17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6-17页
第2章 多功能电子战系统及其作战效能第17-27页
   ·多功能电子战系统第17-24页
     ·功能组成第17-19页
     ·作战对象第19-24页
   ·多功能电子战系统作战效能第24-26页
     ·系统效能的定义第24-25页
     ·多功能电子战系统作战效能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多功能电子战系统作战能力模型第27-43页
   ·多功能电子战系统作战能力分析第27页
   ·系统雷达侦察能力建模第27-33页
     ·信号截获能力模型第27-31页
     ·辐射源识别仿真模型第31-32页
     ·雷达侦察能力仿真流程图第32-33页
   ·系统雷达干扰能力建模第33-37页
     ·频率条件第33-34页
     ·能量条件第34-36页
     ·空间条件第36-37页
     ·时间条件第37页
   ·系统有源探测能力建模第37-42页
     ·雷达的工作模式第37-38页
     ·雷达的探测距离第38-40页
     ·干扰条件下雷达的探测能力第40-42页
   ·本章小节第42-43页
第4章 多功能电子战系统作战效能评估建模第43-63页
   ·电子战系统作战效能评估常用方法介绍第43-47页
   ·多功能电子战系统对抗作战效能评估指标第47-51页
     ·系统侦察效能评估指标第47-48页
     ·系统干扰效能评估指标第48-49页
     ·有源探测效能评估指标第49-50页
     ·系统反辐射攻击效率第50页
     ·多功能电子战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第50-51页
   ·基于灰关联投影的多功能电子战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第51-58页
     ·评估步骤第52-56页
     ·仿真实例第56-58页
   ·基于云理论的多功能电子战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第58-62页
     ·应用云理论进行效能评估第58-61页
     ·仿真实例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多功能电子战系统作战效能视景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63-79页
   ·三维建模及仿真平台第63-66页
     ·三维模型的建立第63-64页
     ·三维视景的生成第64-66页
   ·仿真系统作战场景想定第66-68页
     ·红蓝双方作战装备想定第67页
     ·作战任务想定第67页
     ·作战任务实施时序举例第67-68页
   ·雷达反射截面模型第68-70页
     ·平台的雷达反射截面模型第68页
     ·箔条的雷达反射截面模型第68-70页
   ·视景仿真系统功能和组成第70-72页
     ·视景仿真软件概述第70-71页
     ·视景系统总体框架第71-72页
   ·视景仿真程序开发过程第72-75页
     ·场景建模第73-74页
     ·场景配置第74页
     ·场景驱动第74-75页
   ·仿真运行结果及分析第75-77页
     ·环境参数输入界面第75-76页
     ·系统仿真运行画面第76-77页
     ·仿真运行结果及分析第77页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结论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85页
致谢第85-86页
详细摘要第86-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MIP-AAA技术在海上作业通信中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基于FPGA的通用信号处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