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工程材料一般性问题论文--材料腐蚀与保护论文

炭黑的表面改性与包覆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49页
   ·炭黑的物理化学性质第15-22页
     ·炭黑的微观结构第15-16页
     ·炭黑的聚集体结构第16-18页
     ·炭黑表面的化学性质第18-22页
   ·炭黑的分类第22-26页
     ·按生产方式分类第22-24页
     ·按用途分类第24-26页
   ·水溶液中胶体分散理论第26-34页
     ·扩散双电层理论第26-29页
     ·DLVO 理论第29-31页
     ·扩充的DLVO 理论第31-32页
     ·空间位阻效应第32-34页
   ·炭黑的改性第34-45页
     ·表面氧化改性第34-37页
     ·分散剂处理第37-39页
     ·接枝改性第39-45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45-49页
     ·研究背景第45-46页
     ·研究思路第46-47页
     ·研究内容第47-49页
第二章 试验原料、设备、测试及表征方法第49-61页
   ·试验主要仪器与设备第49页
   ·试验原料与试剂第49-51页
   ·试样的测试与表征手段第51-60页
     ·炭黑的pH 值测定第51-52页
     ·炭黑挥发分的测定第52页
     ·炭黑的表面含氧官能团测定第52-53页
     ·炭黑的分散稳定性试验第53-54页
     ·X 射线衍射(XRD)分析第54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第54-55页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第55-56页
     ·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56页
     ·动态光散射激光粒度(DLS)分析第56-57页
     ·Zeta 电位测试第57-58页
     ·色度测量第58-59页
     ·可见分光光度计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三章 炭黑表面的氧化改性第61-71页
   ·炭黑表面的氧化改性试验方案第61页
   ·结果与讨论第61-70页
     ·化学分析法测定炭黑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总酸量第61-62页
     ·氧化改性炭黑的 pH 值及挥发分第62-63页
     ·炭黑的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第63-67页
     ·氧化改性炭黑的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67-68页
     ·氧化改性炭黑的Zeta 电位第68页
     ·氧化改性炭黑在水性体系中的分散稳定性第68-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四章 炭黑的表面活性剂改性第71-76页
   ·炭黑的表面活性剂改性试验第71-72页
   ·结果与讨论第72-75页
     ·改性炭黑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第72页
     ·改性炭黑的Zeta 电位第72-73页
     ·扫描电镜(SEM)分析第73-75页
     ·表面活性剂分散机理探讨第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五章 炭黑表面的二氧化硅包覆改性第76-96页
   ·二氧化硅包覆改性炭黑粉体制备试验方案第77-79页
     ·St?ber 法第77-78页
     ·溶胶-凝胶-沉淀法第78-79页
   ·结果与讨论第79-94页
     ·X 射线衍射(XRD)分析第79-81页
     ·扫描电镜(SEM)分析第81-87页
     ·包覆炭黑的Zeta 电位第87页
     ·色度测量第87-89页
     ·二氧化硅包覆改性炭黑粉体机理探讨第89-94页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六章 硅酸锆包裹炭黑色料的制备初探第96-111页
   ·ZrSiO_4 包覆炭黑粉体制备试验方案第97-100页
     ·层层自组装技术(Layer-by-layer Self-Assembly Technology)第97-99页
     ·水热法(Hydrothermal method)第99-100页
     ·共沉淀法(Co-precipitation method)第100页
     ·高温处理温度制度第100页
   ·结果与讨论第100-110页
     ·X 射线衍射(XRD)分析第100-103页
     ·色度测量第103-104页
     ·扫描电镜(SEM)分析第104-108页
     ·ZrSiO_4包覆炭黑粉体合成机理探讨第108-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结论第111-115页
 1 研究成果第111-113页
 2 创新点第113页
 3 展望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3页
致谢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硬硅钙石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下一篇:熔融盐传热蓄热材料的热稳定性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