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土地的价值与国家间的土地开发合作 | 第9-21页 |
(一) 土地概论 | 第9-16页 |
1.土地的概念 | 第9-11页 |
2.土地的特性 | 第11-12页 |
3.土地的功能和分类 | 第12-13页 |
4.土地的法律地位、意义及国家的领土主权 | 第13-15页 |
5.土地在国际经贸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 第15-16页 |
(二) 国际土地开发合作的概念和内涵 | 第16-17页 |
1.土地开发的概念和内容 | 第16-17页 |
2.土地开发合作与国际土地开发合作的概念和内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 第17页 |
(三) 国家间开展土地开发合作的历史回顾 | 第17-21页 |
1.日本在海外“屯田”由来已久 | 第18-19页 |
2.韩国的海外“垦田”之路 | 第19-20页 |
3.海外“圈地”的利与弊 | 第20-21页 |
二、中哈两国间开展土地开发合作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 | 第21-35页 |
(一) 中哈两国间开展土地开发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 第21-32页 |
1.良好的时代背景与合作平台 | 第21-23页 |
2.相互信任的政治环境 | 第23-24页 |
3.优势互补的经济条件 | 第24-26页 |
4.哈萨克斯坦较为有利的投资法律环境 | 第26-27页 |
5.哈萨克斯坦新《土地法》为两国的合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 | 第27-29页 |
6.中国已有的经验为两国实现土地开发合作开启了探索之门 | 第29-32页 |
(二) 中哈两国间开展土地开发合作的现实意义 | 第32-35页 |
1.为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与新办法 | 第32-33页 |
2.有利于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 第33-34页 |
3.有助于加强“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区域合作 | 第34-35页 |
三、中哈两国间开展土地开发合作所面临的主要法律问题 | 第35-40页 |
(一) 中方投资者与当地行政机关及其他涉外投资主体之间的关系 | 第35-36页 |
1.中方投资者与当地行政机关之间关系的协调 | 第35页 |
2.中方投资者与其他国外投资者之间关系的协调 | 第35-36页 |
(二) 哈萨克斯坦国内法律和政策不稳定,变动频繁 | 第36页 |
1.操作性不强的法律规定 | 第36页 |
2.易变的法律和政策 | 第36页 |
3.对投资方向的限制 | 第36页 |
(三) 哈萨克斯坦对劳动力进口的限制 | 第36-37页 |
(四) 哈萨克斯坦对农产品出口的临时限制措施 | 第37-38页 |
(五) 人口跨国流动引发的跨国犯罪问题 | 第38页 |
(六) 哈萨克斯坦各州临时用地面积的划分不合理问题 | 第38-39页 |
(七) 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 | 第39-40页 |
(八) 其他难题 | 第40页 |
四、中哈两国间土地开发合作之双边法律制度的构建 | 第40-53页 |
(一) 两国间土地开发合作的基石、指导方针与基本原则 | 第40-45页 |
1.新的主权观为两国间开展土地开发合作奠定了基石 | 第40-44页 |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双方开展土地开发合作的指导方针 | 第44页 |
3.“互利共赢”是两国间开展土地开发合作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 | 第44-45页 |
(二) 在条件成熟时缔结全面加强土地开发合作的双边条约 | 第45-49页 |
1.序言部分 | 第45页 |
2.协议的适用范围 | 第45-46页 |
3.协议中专有名词的解释 | 第46页 |
4.协议的主要内容 | 第46-49页 |
(三) 中国的应对之策 | 第49-53页 |
1.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帮助和鼓励中国企业走进哈萨克斯坦 | 第49-50页 |
2.全面提升新疆在两国土地开发合作中的区域合作能力 | 第50-51页 |
3.两国间开展土地开发合作的具体形式 | 第51页 |
4.其他方面的建议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注释 | 第55-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发表论文清单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