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三维四向碳/环氧编织复合材料积累损伤及失效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37页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5-1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35页
     ·编织复合材料的几何结构第16-19页
     ·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分析模型第19-22页
     ·编织复合材料试验分析第22-24页
     ·复合材料损伤的数值模拟方法第24-35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5-37页
第2章 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实验研究第37-47页
   ·引言第37页
   ·实验的准备第37-38页
     ·试件材料第37-38页
     ·力学性能测试标准及设备第38页
   ·单轴拉伸实验第38-40页
     ·拉伸试件尺寸及形状第38-39页
     ·单轴拉伸特性第39页
     ·拉伸损伤破坏机理第39-40页
   ·单轴压缩实验第40-45页
     ·压缩试件尺寸及形状第40-42页
     ·单轴压缩特性第42-43页
     ·压缩损伤破坏机理第43-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3章 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刚度预报第47-71页
   ·引言第47页
   ·几何模型第47-51页
   ·随机函数理论模型第51-55页
     ·局部随机基矢量的均值和相关函数矩阵第52-53页
     ·随机扭曲纤维柔度矩阵的均值第53-55页
   ·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有限元模型第55-57页
     ·有限元模型第55页
     ·周期边界条件第55-57页
   ·刚度平均化模型第57-62页
     ·单胞模型及假设第57-59页
     ·刚度均匀化方法第59-61页
     ·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工程常数预报第61-62页
   ·结果及讨论第62-69页
     ·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有效性能第62页
     ·扭曲角对纤维束的有效性能的影响第62-65页
     ·扭曲角对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有效性能的影响第65-69页
     ·利用刚度平均化对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有效性能预报第69页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4章 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单轴拉伸损伤分析第71-96页
   ·引言第71-72页
   ·细观组分材料损伤模型第72-78页
     ·初始损伤准则第72-73页
     ·损伤演化模型第73-74页
     ·损伤模型第74-76页
     ·界面损伤模型第76-78页
   ·材料模型第78-80页
     ·纤维束纵向拉伸统计强度第78-80页
     ·纤维束其他强度第80页
   ·有限元模型和模拟过程第80-82页
     ·含界面单元的有限元模型第81页
     ·周期边界条件第81-82页
     ·模拟过程第82页
   ·结果及讨论第82-94页
     ·宏观应力应变曲线第82-85页
     ·粘性系数的影响第85页
     ·界面性能的影响第85-89页
     ·单轴拉伸渐进损伤过程第89-94页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5章 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单轴压缩损伤分析第96-113页
   ·引言第96-97页
   ·几何及材料模型第97-99页
     ·纤维束几何模型第97-98页
     ·纤维束剪切非线性模型第98-99页
   ·纤维束损伤模型第99-104页
     ·初始损伤准则第99-101页
     ·断裂平面第101-103页
     ·损伤演化模型第103-104页
   ·结果与讨论第104-111页
     ·宏观应力应变曲线第104-106页
     ·初始未对齐角的影响第106-107页
     ·单轴压缩渐进损伤过程第107-110页
     ·纤维束非线性的影响第110-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第6章 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强度准则第113-122页
   ·引言第113页
   ·设计校核及强度准则第113-117页
     ·设计校核第113-114页
     ·强度准则第114-117页
   ·载荷条件第117-118页
   ·结果与讨论第118-121页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结论第122-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6页
附录A 附录一第136-140页
 A.1 实验试样数据第136-137页
 A.2 坐标转换矩阵第137-14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40-143页
致谢第143-144页
个人简历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压痕功的微纳米表层硬度检测技术研究
下一篇:脲醛树脂微胶囊表面改性及对环氧树脂的自修复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