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T形梁的耐侵蚀构造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目前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侵蚀介质在混凝土中的输运、作用及其检测 | 第15-25页 |
·侵蚀介质在混凝土内的输运、作用机理 | 第15-20页 |
·氯离子的侵蚀 | 第15-19页 |
·二氧化碳作用 | 第19-20页 |
·介质侵蚀/作用程度的检测 | 第20-21页 |
·氯离子 | 第20页 |
·二氧化碳 | 第20-21页 |
·钢筋锈蚀的检测 | 第2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试验设计及过程 | 第25-37页 |
·试验目的 | 第25页 |
·试验设计 | 第25-26页 |
·试件原材料及制作 | 第26-30页 |
·试件原材料 | 第27页 |
·试件制作 | 第27-30页 |
·试验方法 | 第30-32页 |
·干湿循环试验 | 第30-31页 |
·碳化试验 | 第31页 |
·通电加速锈蚀 | 第31-32页 |
·试验数据采集 | 第32-36页 |
·混凝土中钢筋自然电位、腐蚀电流密度测量 | 第32-33页 |
·氯离子含量测量 | 第33-34页 |
·锈胀裂缝宽度测量 | 第34-35页 |
·碳化深度测量 | 第35页 |
·钢筋锈蚀程度的测量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氯离子和二氧化碳的影响作用分析 | 第37-51页 |
·干湿循环试验 | 第37-46页 |
·氯离子分布 | 第37-38页 |
·表层对流区距离 | 第38页 |
·峰值浓度的影响因素 | 第38-39页 |
·氯离子扩散系数 | 第39-40页 |
·沿试件侧壁高度氯离子分布 | 第40-41页 |
·三种截面形式试件的氯离子分布 | 第41-43页 |
·临界氯离子浓度 | 第43-44页 |
·锈蚀钢筋电化学指标 | 第44页 |
·对不同构造措施的评价 | 第44-46页 |
·碳化试验 | 第46-49页 |
·碳化深度 | 第46-47页 |
·对不同构造措施的评价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箍筋的作用分析 | 第51-59页 |
·引言 | 第51页 |
·试验研究 | 第51-54页 |
·计算机仿真 | 第54-58页 |
·仿真建模 | 第54-55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5-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总结 | 第59-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