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1章 非法建筑和公民居住权的解读 | 第11-20页 |
·非法建筑 | 第11-14页 |
·概念 | 第11-13页 |
·分类 | 第13-14页 |
·居住权 | 第14-17页 |
·公法领域中的居住权 | 第14-16页 |
·私法领域中的居住权 | 第16-17页 |
·非法建筑拆除中公民的居住权 | 第17-20页 |
第2章 我国非法建筑拆除中公民居住权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0-27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非法驱逐、野蛮拆除现象普遍 | 第20-21页 |
·拆除非法建筑“零补偿”政策不合理 | 第21页 |
·非法建筑拆除中公民居住权救济困难 | 第21-22页 |
·原因分析 | 第22-27页 |
·观念的缺失 | 第22-23页 |
·立法的不健全 | 第23-24页 |
·行政执法的不合理 | 第24-25页 |
·司法救济机制的缺乏 | 第25-26页 |
·公民社会构建的缺位 | 第26-27页 |
第3章 非法建筑拆除中公民居住权保障的必要性分析 | 第27-34页 |
·保障公民生存权的要求 | 第27-28页 |
·履行国际公约义务的要求 | 第28-29页 |
·顺应人权保障趋势的需要 | 第29-34页 |
·法国:“可抗辩居住权”法案 | 第29-30页 |
·南非:格鲁特姆案 | 第30-31页 |
·印度:特雷斯案 | 第31-32页 |
·我国香港地区:寮屋清拆政策 | 第32-34页 |
第4章 非法建筑拆除中公民居住权保障的制度设计 | 第34-45页 |
·制定与完善相关立法 | 第34-37页 |
·公民居住权的宪法确认 | 第34-35页 |
·制定《住宅法》 | 第35-36页 |
·完善其他相关的立法 | 第36-37页 |
·启动违宪审查机制 | 第37-38页 |
·完善行政救济机制 | 第38-45页 |
·事前行政救济机制 | 第38-41页 |
·事后行政救济机制 | 第41-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