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带主干断裂系统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作者简介 | 第1-6页 |
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5-22页 |
·论文选题的来源、依据及意义 | 第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5-18页 |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 | 第18-19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量及创新认识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22-27页 |
·研究区地层特征 | 第22-24页 |
·主要构造不整合面特征和构造层的划分 | 第24-27页 |
·主要构造不整合面特征 | 第24-25页 |
·构造层的划分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塔中隆起主干断裂系统及其构造变形分析 | 第27-52页 |
·塔中隆起带结构特征 | 第27-30页 |
·塔中隆起主干断裂带构造变形特征 | 第30-40页 |
·北西向断裂系统 | 第30-34页 |
·北东或近东西向断裂系统 | 第34-38页 |
·北东向走滑断裂系统 | 第38-40页 |
·塔中隆起带主要构造样式分析 | 第40-42页 |
·压扭性构造样式 | 第40-41页 |
·伸展构造样式 | 第41页 |
·走滑构造样式 | 第41-42页 |
·塔中隆起带主干断裂活动性分析 | 第42-46页 |
·断层活动性方法概述 | 第42-45页 |
·塔中隆起带主干断裂带活动性分析 | 第45-46页 |
·塔中隆起带断裂发育期次及断裂体系划分 | 第46-52页 |
·断裂发育期次分析 | 第46-50页 |
·塔中隆起带断裂体系分析 | 第50-52页 |
第四章 塔中隆起构造演化分析 | 第52-62页 |
·演化剖面编制原理和技术 | 第52-54页 |
·概述 | 第52页 |
·剥蚀量的恢复 | 第52-54页 |
·主干剖面构造演化过程恢复 | 第54-58页 |
·塔中隆起沉降过程分析 | 第58-62页 |
·典型(模拟)井沉降曲线特征 | 第58-60页 |
·前隆到断隆的演化分析 | 第60-62页 |
第五章 塔中隆起的成因机制探讨 | 第62-70页 |
·基底结构及先存构造的控制作用 | 第62-64页 |
·南北塔里木板块基底结构分析 | 第62-63页 |
·南北塔里木板块拼贴时间拟定 | 第63-64页 |
·塔中基底结构及对后期构造的控制作用 | 第64页 |
·区域动力学背景分析及隆起带成因机制探讨 | 第64-70页 |
·盆地周缘造山带构造演化分析 | 第64-67页 |
·塔中隆起带成因机制探讨 | 第67-70页 |
第六章 塔中隆起带主干断裂系统的油气地质意义 | 第70-86页 |
·断裂系统对碳酸盐岩台地的控制作用 | 第70-80页 |
·碳酸盐岩台地研究概况 | 第70-73页 |
·塔中断裂系统对碳酸盐岩台地建造和改造的控制 | 第73-80页 |
·断裂活动对岩溶储层的控制 | 第80-86页 |
·塔中隆起带岩溶期次分析 | 第80-82页 |
·塔中隆起岩溶模式探讨 | 第82-86页 |
结论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