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流行性器官坏死病概况 | 第9-17页 |
第二章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培养和验证 | 第17-25页 |
1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7页 |
2 材料方法 | 第17-21页 |
·实验材料 | 第17-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8-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22页 |
·病毒的验证 | 第21-22页 |
4 讨论 | 第22-23页 |
·细胞培养 | 第22-23页 |
·病毒增殖纯化 | 第23页 |
·病毒验证 | 第23页 |
5 结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MCP蛋白的原核表达与鉴定 | 第25-40页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2页 |
·实验材料 | 第25-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38页 |
·MCP基因的扩增结果 | 第32页 |
·MCP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 第32-33页 |
·pT-MCP基因的序列测定与分析 | 第33-36页 |
·重组质粒的pET-32a-MCP的构建和鉴定 | 第36页 |
·重组蛋白表达产物的SDS-PAGE分析结果 | 第36-37页 |
·重组蛋白表达产物的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 | 第37-38页 |
4 讨论 | 第38页 |
·EHNV MCP基因的扩增 | 第38页 |
·EHNV MCP基因表达及其包涵体的提取 | 第38页 |
5 结论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抗血清的研制 | 第40-47页 |
1 研究目的意义 | 第4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2-45页 |
·抗原最佳包被浓度的确定(与兔抗EHNV血清反应) | 第42-43页 |
·测定兔血清效价 | 第43-44页 |
·抗原最佳包被浓度的确定(与鼠抗EHNV血清反应) | 第44页 |
·测定鼠血清效价 | 第44-45页 |
·亲和纯化兔抗EHNV IgG | 第45页 |
4 讨论 | 第45-46页 |
·抗血清的制备 | 第45-46页 |
·测血清效价 | 第46页 |
·亲和纯化 | 第46页 |
5 结论 | 第46-47页 |
第五章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 第47-53页 |
1 研究目的意义 | 第4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实验材料 | 第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4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9-51页 |
·包被抗体(Ab1)和检测抗体(Ab2)最佳工作浓度测定 | 第49-50页 |
·临界点的确定 | 第50页 |
·特异性交叉试验 | 第50页 |
·特异性阻断试验 | 第50-51页 |
4 讨论 | 第51页 |
5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