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缩略语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1 红曲菌 | 第13-17页 |
·红曲菌的分类 | 第13页 |
·红曲菌的主要代谢产物 | 第13-15页 |
·色素 | 第13-14页 |
·莫呐可林K | 第14页 |
·γ-氨基丁酸 | 第14页 |
·桔霉素 | 第14-15页 |
·红曲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5-17页 |
·分子标记技术在红曲菌分类中应用 | 第15-16页 |
·红曲菌遗传转化方法的研究 | 第16页 |
·红曲菌功能基因的研究 | 第16-17页 |
2 交替氧化酶 | 第17-21页 |
·AOX的结构 | 第18-19页 |
·交替氧化酶的功能 | 第19-20页 |
·生物产热 | 第19-20页 |
·清除活性氧和抑制细胞凋亡 | 第20页 |
·调节代谢平衡 | 第20页 |
·增强抗逆能力 | 第20页 |
·丝状真菌AOX的研究 | 第20-21页 |
3 丝状真菌基因功能研究的方法 | 第21-23页 |
·随机插入突变 | 第21页 |
·基因敲除 | 第21-22页 |
·RNA干扰 | 第22页 |
·过表达 | 第22-23页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红色红曲菌M-7的Mraox1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 第24-36页 |
1 材料 | 第24-25页 |
·菌株 | 第24页 |
·培养基 | 第24页 |
·主要试剂 | 第24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4-25页 |
2 方法 | 第25-28页 |
·红曲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5页 |
·红色红曲菌M-7交替氧化酶基因(Mraox1)片段的克隆 | 第25-26页 |
·简并引物的设计 | 第25页 |
·简并PCR的体系和程序 | 第25-26页 |
·PCR产物的检测 | 第26页 |
·PCR产物的回收、连接、转化和测序 | 第26页 |
·SON-PCR延伸Mraox1片段的侧翼序列 | 第26-27页 |
·序列的拼接和分析 | 第27-28页 |
·序列拼接 | 第27页 |
·Mraox1的结构分析 | 第27-28页 |
·氨基酸的分析 | 第28页 |
3 结果 | 第28-33页 |
·Mraox1基因片段的克隆 | 第28-29页 |
·Mraox1基因片段的侧翼序列延伸 | 第29-30页 |
·序列拼接及分析 | 第30-31页 |
·Mraox1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与保守性分析 | 第31-32页 |
·Mraox1的转运肽预测 | 第32-33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33-36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讨论 | 第34-36页 |
第三章 Mraox1基因的敲除 | 第36-48页 |
1 材料 | 第36-37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36页 |
·主要试剂 | 第36页 |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所需试剂和培养基 | 第36-37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7页 |
2 方法 | 第37-42页 |
·敲除载体的构建 | 第37-40页 |
·构建Mraox1的敲除盒 | 第38-39页 |
·构建Mraox1基因敲除载体 | 第39-40页 |
·敲除载体转化农杆菌 | 第40页 |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第40页 |
·农杆菌的转化 | 第40页 |
·农杆菌介导的红曲菌转化 | 第40-41页 |
·红曲菌孢子的收集 | 第40-41页 |
·农杆菌的诱导 | 第41页 |
·红曲菌孢子与农杆菌共培养 | 第41页 |
·转化子的筛选 | 第41页 |
·敲除子的筛选和验证 | 第41-42页 |
·PCR方法筛选红曲菌△Mraox1突变子 | 第41-42页 |
·Southern杂交验证△Mraox1突变子 | 第42页 |
3 结果 | 第42-46页 |
·敲除盒的构建 | 第42-43页 |
·Mraox1敲除载体的构建及验证 | 第43-44页 |
·敲除载体pKAOX1转化农杆菌 | 第44页 |
·红色红曲菌M7的△Mraox1突变子的PCR筛选与验证 | 第44页 |
·红色红曲菌M7的△Mraox1突变子的的Southern杂交验证 | 第44-46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6页 |
·讨论 | 第46-48页 |
第四章 Mraox1功能的初步研究 | 第48-59页 |
1 材料 | 第48页 |
·菌株 | 第48页 |
·主要试剂 | 第48页 |
2 方法 | 第48-50页 |
·环境胁迫对M-7和△Mraox1突变子的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双氧水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pH值对萌发率的影响 | 第49页 |
·温度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 第49页 |
·渗透压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 第49页 |
·cAMP和柠檬酸对M-7和△Mraox1突变子生长的影响 | 第49-50页 |
·柠檬酸对M-7和△Mraox1突变子生长的影响 | 第49-50页 |
·cAMP对M-7和△Mraox1突变子生长的影响 | 第5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0-56页 |
·双氧水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 第50页 |
·pH值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高温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渗透压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cAMP对M-7和△Mraox1突变子生长的影响 | 第53页 |
·柠檬酸对M-7和△Mraox1突变子生长的影响 | 第53-56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56-59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讨论 | 第57-59页 |
·Mraox1在环境应激中的作用 | 第57-58页 |
·cAMP和柠檬酸对Mraox1基因的调控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1 结论 | 第59-60页 |
2 展望 | 第60页 |
3 创新点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1 Mraox1氨基酸序列的CLUSTAL W多重比对 | 第73-74页 |
附录2 Mraox1的DNA序列 | 第74-76页 |
附录3 Mraox1的编码氨基酸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