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论 | 第8-10页 |
第一节 国外刑法禁止令制度的相关情况 | 第8页 |
第二节 我国刑法禁止令制度的立法及研究情况 | 第8-10页 |
第一章 我国刑法禁止令制度的基础理论 | 第10-17页 |
第一节 我国刑法禁止令的概念及其法律性质 | 第10-15页 |
一、我国刑法禁止令概念的界定 | 第10页 |
二、我国刑法禁止令的法律性质 | 第10-14页 |
三、我国刑法禁止令的特点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我国刑法禁止的价值与功能 | 第15-17页 |
一、我国刑法禁止令的价值 | 第15-16页 |
二、我国刑法禁止令的主要功能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我国刑法禁止令制度的实体内容 | 第17-24页 |
第一节 我国刑法禁止令的具体内容 | 第17-19页 |
一、禁止从事特定活动 | 第17-18页 |
二、禁止进入特定区域、场所 | 第18页 |
三、禁止接触特定的人 | 第18页 |
四、禁止从事相关职业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我国刑法禁止令的适用条件 | 第19-22页 |
一、适用刑法禁止令的前提条件——适用对象的范围 | 第20页 |
二、适用刑法禁止令的实质条件——“根据犯罪情况”、“确有必要” | 第20-22页 |
第三节 违反禁止令的法律责任 | 第22-24页 |
一、违反禁止令的法律责任 | 第22页 |
二、违反禁止令又引发了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我国刑法禁止令在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第24-32页 |
第一节 我国司法机关适用刑法禁止令的通常程序 | 第24-26页 |
一、禁止令的启动程序 | 第24页 |
二、禁止令的审查程序 | 第24-25页 |
三、禁止令的决定程序 | 第25页 |
四、禁止令的救济程序 | 第25-26页 |
五、禁止令的监督程序 | 第26页 |
第二节 我国刑法禁止令在司法适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26-32页 |
一、法律规定本身存在的问题 | 第29页 |
二、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三、对策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关于我国刑法禁止令制度完善的设想 | 第32-35页 |
第一节 立法层面改善:进一步补充禁止令制度的相关内容 | 第32-33页 |
一、逐步扩大禁止令适用对象的范围 | 第32-33页 |
二、增加刑法禁止令的撤销程序 | 第33页 |
第二节 司法层面的进一步完善:复合执行力量,建立问责机制 | 第33-35页 |
一、全面协调各职能部门,使刑法禁止令的适用能更完善 | 第33页 |
二、建立相关问责机制 | 第33-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致谢 | 第4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