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食管肿瘤论文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在食管癌肿瘤标志物及肿瘤细胞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53页
    1.1 食管癌及其诊断第15-22页
        1.1.1 食管癌第15页
        1.1.2 食管癌的传统诊断方法第15-17页
        1.1.3 食管癌的新诊断方法第17-22页
    1.2 金纳米粒子及其在肿瘤标志物和肿瘤细胞检测中的应用第22-33页
        1.2.1 金纳米粒子第22-23页
        1.2.2 金纳米生物探针的构建及应用第23-33页
    1.3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在肿瘤标志物和肿瘤细胞检测中的应用第33-37页
        1.3.1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RRS)第33-34页
        1.3.2 RRS在肿瘤标志物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第34-36页
        1.3.3 RRS在肿瘤细胞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第36-37页
    1.4 论文的选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37-41页
        1.4.1 选题意义第37-38页
        1.4.2 主要研究内容第38-39页
        1.4.3 技术路线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53页
第二章 基于抗体修饰金纳米探针的EGFR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检测第53-77页
    2.1 引言第53-54页
    2.2 实验部分第54-58页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54-56页
        2.2.2 测定原理第56页
        2.2.3 Cys-AuNPs的合成第56-57页
        2.2.4 C225 修饰Cys-AuNPs第57页
        2.2.5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第57页
        2.2.6 细胞培养和细胞裂解液的制备第57-58页
        2.2.7 RRS测定第5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58-67页
        2.3.1 C225-AuNPs探针的表征第58-60页
        2.3.2 RRS光谱第60-61页
        2.3.3 测定条件的优化第61-64页
        2.3.4 方法的灵敏度第64页
        2.3.5 方法的选择性第64-65页
        2.3.6 样品分析第65-67页
    2.4 测定机理探讨第67-71页
        2.4.1 RRS信号增强的原因第67页
        2.4.2 C225 修饰前后AuNPs粒子间距离变化的原因第67-68页
        2.4.3 C225-AuNPs探针的稳定性第68-69页
        2.4.4 单个AuNPs连接C225 数目的理论模拟第69-70页
        2.4.5 C225-AuNPs探针与EGFR发生聚集的原因第70-71页
    2.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7页
第三章 基于核酸适配体修饰金纳米探针的EGFR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检测第77-99页
    3.1 引言第77-78页
    3.2 实验部分第78-81页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78页
        3.2.2 测定原理第78-79页
        3.2.3 AuNPs的合成第79页
        3.2.4 Apt-AuNPs探针的制备第79-80页
        3.2.5 SDS-PAGE第80页
        3.2.6 细胞培养和细胞裂解物的制备第80页
        3.2.7 RRS测定第80-8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81-91页
        3.3.1 Apt-AuNPs探针的表征第81-83页
        3.3.2 RRS光谱第83-84页
        3.3.3 测定条件的优化第84-87页
        3.3.4 方法的灵敏度第87-88页
        3.3.5 方法的选择性第88-89页
        3.3.6 分析应用第89-91页
    3.4 测定机理探讨第91-94页
        3.4.1 RRS增强的原因第91-92页
        3.4.2 探针与蛋白的结构及缔合物的形成第92-94页
    3.5 本章小结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第四章 基于抗体-核酸适配体复合功能化金纳米探针的EGFR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检测第99-113页
    4.1 引言第99-100页
    4.2 实验部分第100-102页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100页
        4.2.2 测定原理第100-101页
        4.2.3 AuNPs的制备第101页
        4.2.4 AuNPs的修饰第101页
        4.2.5 SDS-PAGE第101页
        4.2.6 细胞培养和细胞裂解物的制备第101-102页
        4.2.7 RRS测定第10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102-109页
        4.3.1 探针的表征第102-104页
        4.3.2 RRS光谱及RRS增强的原因第104-105页
        4.3.3 测定条件的优化第105-106页
        4.3.4 方法的灵敏度第106页
        4.3.5 方法的选择性第106-107页
        4.3.6 分析应用第107-109页
    4.4 本章小结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3页
第五章 基于抗体-核酸适配体复合功能化金纳米探针的食管癌细胞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检测第113-133页
    5.1 引言第113-114页
    5.2 实验部分第114-118页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114-115页
        5.2.2 细胞探针的制备及表征第115页
        5.2.3 细胞来源及处理第115-116页
        5.2.4 探针与细胞结合及RRS检测第116页
        5.2.5 暗视野显微检测第116-117页
        5.2.6 荧光显微检测第117-11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18-129页
        5.3.1 检测原理第118-119页
        5.3.2 RRS光谱第119-120页
        5.3.3 显微检测第120-122页
        5.3.4 反应条件优化第122-124页
        5.3.5 方法的灵敏度第124页
        5.3.6 方法的选择性第124-128页
        5.3.7 人血清样品中Eca109 细胞的检测第128-129页
    5.4 本章小结第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3页
第六章 基于两种肿瘤标志物适配体探针的食管癌细胞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检测第133-157页
    6.1 引言第133-134页
    6.2 实验部分第134-138页
        6.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134-135页
        6.2.2 测定原理第135-136页
        6.2.3 探针的制备和表征第136-137页
        6.2.4 细胞来源及处理第137页
        6.2.5 探针与细胞结合及RRS检测第137页
        6.2.6 暗视野显微检测第137-138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38-152页
        6.3.1 探针的表征第138-141页
        6.3.2 RRS光谱第141-143页
        6.3.3 暗视野显微检测第143-147页
        6.3.4 反应条件优化第147-148页
        6.3.5 方法的灵敏度第148-149页
        6.3.6 方法的选择性第149-151页
        6.3.7 方法的实际应用第151-152页
    6.4 本章小结第152-153页
    参考文献第153-157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57-161页
    7.1 全文总结第157-158页
    7.2 展望第158-161页
致谢第161-163页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63-165页
博士学位论文独创性说明第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iR-128-3P通过靶基因NPTX1调控IRS1/PI3K/AKT抑制神经胶质细胞瘤细胞增殖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弧菌金属蛋白酶Epp和β-内酰胺酶VPBL的结构与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