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新形势下的危险驾驶罪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9页
第1章 危险驾驶罪的新形势及概述第9-13页
    1.1 危险驾驶罪的新形势第9-11页
        1.1.1 危险驾驶犯罪率呈下降趋势第9页
        1.1.2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挑战第9-10页
        1.1.3 刑法对风险防控的有限性逐渐成为共识第10-11页
    1.2 危险驾驶罪的概述第11-13页
第2章 危险驾驶罪理论问题研究第13-18页
    2.1 关于“但书”规定与刑法分则的关系第13-14页
    2.2 抽象危险是否需要具体判断第14-15页
    2.3 危险驾驶罪未完成形态第15-16页
    2.4 危险驾驶罪“着手”的认定第16-18页
第3章 危险驾驶罪司法实践中的问题研究第18-26页
    3.1 主体适格问题第18-19页
    3.2 主观方面区分不明确问题第19-21页
        3.2.1 如何认定隔夜醉驾的主观状态第19-20页
        3.2.2 如何认定醉驾人员使用自动泊车功能停车的主观状态第20-21页
    3.3 客体认定不准确第21-22页
    3.4 客观方面认定标准不明确第22-24页
        3.4.1 随意超车问题第22-23页
        3.4.2 送车过程中的超速问题第23页
        3.4.3 公交班线车超员问题第23-24页
    3.5 违法性阻却事由适用空白问题第24-25页
    3.6 期待可能性适用问题第25-26页
第4章 危险驾驶罪定罪量刑标准问题研究第26-33页
    4.1 外部环境第27-31页
        4.1.1 人要素在危险驾驶罪中的体现第28-29页
        4.1.2 车要素在危险驾驶罪中的体现第29-30页
        4.1.3 路要素在危险驾驶罪中的体现第30-31页
    4.2 内部因素第31-33页
第5章 从行政违法犯罪化的角度对完善危险驾驶罪的思考第33-37页
    5.1 危险驾驶行为犯罪化的不足之处第33-34页
    5.2 危险驾驶行为犯罪化的原则第34-35页
    5.3 对危险驾驶行为犯罪化的完善第35-3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37-38页
致谢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法官员额制的实施现状分析
下一篇:我国城区盗窃犯罪现状及防范对策--以某市A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