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原油电脱水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29页 |
1.2.1 电场破乳的基本理论 | 第14-15页 |
1.2.2 紧凑型静电预聚结原油脱水技术 | 第15-28页 |
1.2.3 针对分散相水颗粒静电聚结机理研究 | 第28-29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油水乳化液静态电场破乳实验及相关数值模拟 | 第31-49页 |
2.1 实验装置及仪器 | 第31-36页 |
2.1.1 静态实验装置 | 第31-33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33-36页 |
2.2 实验步骤 | 第36-37页 |
2.3 高频均匀电场下油水乳化液静态破乳实验 | 第37-39页 |
2.4 高频非均匀电场下油水乳化液静态破乳实验 | 第39-42页 |
2.4.1 针对含水率30%白油乳化液的实验 | 第39-40页 |
2.4.2 针对含水率70%白油乳化液的实验 | 第40-42页 |
2.5 数值模拟 | 第42-48页 |
2.5.1 单水颗粒变形、破裂行为研究 | 第42-45页 |
2.5.2 两水颗粒静电聚结行为研究 | 第45-4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容器内置式静电聚结技术的室内实验研究 | 第49-65页 |
3.1 实验装置设计 | 第49-53页 |
3.1.1 实验工艺流程设计 | 第49-50页 |
3.1.2 主体结构设计 | 第50-53页 |
3.2 实验仪器及步骤 | 第53-54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53页 |
3.2.2 实验步骤 | 第53-54页 |
3.3 内置VIEC模块分离器高频电场破乳实验研究 | 第54-58页 |
3.3.1 VIEC模块静电聚结理论 | 第54-55页 |
3.3.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5-58页 |
3.4 实验改进方案 | 第58-63页 |
3.4.1 实验工艺流程 | 第58-60页 |
3.4.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四章 容器内置式静电聚结技术的工业应用 | 第65-73页 |
4.1 中试装置设计 | 第65-69页 |
4.1.1 中试装置工艺流程设计 | 第65-66页 |
4.1.2 VIEC静电聚结模块结构设计及安装 | 第66-67页 |
4.1.3 相关仪器及附属设备 | 第67-69页 |
4.2 现场中试实验结果分析 | 第69-72页 |
4.2.1 原油脱水方面的高效性分析 | 第69-70页 |
4.2.2 电场参数对电脱水效果的影响 | 第70-71页 |
4.2.3 功率消耗分析 | 第71-7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紧凑型静电分离器技术的室内实验研究 | 第73-97页 |
5.1 实验装置设计 | 第73-79页 |
5.1.1 实验工艺流程设计 | 第73-75页 |
5.1.2 H型CES结构设计 | 第75-79页 |
5.2 实验仪器及实验步骤 | 第79-81页 |
5.2.1 相关实验仪器 | 第79-80页 |
5.2.2 实验步骤 | 第80-81页 |
5.3 W/O型乳化液在H型CES内的电场破乳实验研究 | 第81-94页 |
5.3.1 含水率10%白油乳化液电场破乳实验 | 第81-89页 |
5.3.2 含水率30%白油乳化液电场破乳实验 | 第89-93页 |
5.3.3 CES装置倾角对电场破乳效果影响的研究 | 第93-9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4-97页 |
第六章 紧凑型静电分离器中试装置设计 | 第97-107页 |
6.1 中试装置工艺流程设计 | 第97-99页 |
6.2 CES主体结构设计 | 第99-103页 |
6.2.1 关键尺寸确定 | 第99-100页 |
6.2.2 高压绝缘电极设计 | 第100-101页 |
6.2.3 总体设计 | 第101-103页 |
6.3 附属设备选取 | 第103-104页 |
6.4 支撑架设计 | 第104-10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7-111页 |
7.1 结论 | 第107-108页 |
7.2 展望 | 第108-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5页 |
附录 | 第115-121页 |
致谢 | 第121-123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3-125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