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字母注释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4-17页 |
1.2 甲烷-汽油双燃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1.2.1 基于燃烧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2 基于爆震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2.3 甲烷-汽油排放特性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试验系统搭建 | 第22-33页 |
2.1 单缸汽油机试验台架 | 第22-24页 |
2.1.1 单缸汽油机介绍 | 第22-23页 |
2.1.2 主要测控装置 | 第23-24页 |
2.2 四缸汽油机试验台架 | 第24-27页 |
2.2.1 四缸汽油机介绍 | 第24-25页 |
2.2.2 主要测控装置 | 第25-26页 |
2.2.3 INCA标定系统 | 第26-27页 |
2.3 甲烷喷射系统设计 | 第27-30页 |
2.3.1 驱动电路设计 | 第27-28页 |
2.3.2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28-29页 |
2.3.3 控制程序设计 | 第29-30页 |
2.4 试验方法 | 第30-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单缸机台架基础试验研究 | 第33-61页 |
3.1 甲烷-汽油燃烧特性研究 | 第33-46页 |
3.1.1 进气温度对甲烷-汽油双燃料燃烧特性影响 | 第33-35页 |
3.1.2 进气压力对甲烷-汽油双燃料燃烧特性影响 | 第35-38页 |
3.1.3 压缩比对甲烷-汽油双燃料燃烧特性影响 | 第38-41页 |
3.1.4 过量空气系数对甲烷-汽油双燃料燃烧特性影响 | 第41-42页 |
3.1.5 汽油喷射时刻对甲烷-汽油双燃料燃烧特性影响 | 第42-45页 |
3.1.6 点火提前角对甲烷-汽油双燃料循环变动的影响 | 第45-46页 |
3.2 甲烷-汽油双燃料爆震工况燃烧特性 | 第46-56页 |
3.2.1 不同进气温度下甲烷对汽油机爆震抑制作用 | 第46-50页 |
3.2.2 不同进气压力下甲烷对汽油机爆震抑制作用 | 第50-53页 |
3.2.3 不同压缩比下甲烷对汽油机抑制作用 | 第53-56页 |
3.3 甲烷-汽油双燃料发动机排放特性 | 第56-59页 |
3.3.1 不同进气温度下甲烷汽油双燃料排放特性 | 第56-57页 |
3.3.2 不同进气压力下甲烷汽油双燃料排放特性 | 第57-58页 |
3.3.3 不同压缩比下甲烷汽油双燃料排放特性 | 第58-5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四缸涡轮增压汽油机台架试验研究 | 第61-79页 |
4.1 小负荷下甲烷-汽油燃烧特性 | 第61-68页 |
4.1.1 甲烷添加对缸内压力和放热率的影响 | 第61-63页 |
4.1.2 甲烷添加对滞燃期、燃烧相位和燃烧持续期的影响规律 | 第63-66页 |
4.1.3 甲烷添加对循环变动的影响 | 第66-68页 |
4.2 中等负荷下甲烷-汽油燃烧特性 | 第68-71页 |
4.2.1 甲烷添加对缸内压力和放热率的影响 | 第68-69页 |
4.2.2 甲烷添加对滞燃期、燃烧相位和燃烧持续期的影响规律 | 第69-71页 |
4.2.3 甲烷-汽油在中等负荷下的有效热效率 | 第71页 |
4.3 大负荷下甲烷-汽油燃烧特性 | 第71-75页 |
4.3.1 爆震特性研究 | 第71-73页 |
4.3.2 不同负荷下的有效热效率 | 第73-75页 |
4.4 甲烷-汽油双燃料排放特性 | 第75-77页 |
4.4.1 理论化学当量比下的排放 | 第75-76页 |
4.4.2 稀燃条件下的排放 | 第76-7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五章 总结展望 | 第79-81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79-80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