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10页 |
英文缩写 | 第10-12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2-34页 |
·攻击行为的概述 | 第12-14页 |
·攻击行为定义 | 第12页 |
·我国暴力犯罪的现状 | 第12-13页 |
·暴力攻击行为的危害 | 第13页 |
·攻击行为的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 | 第14-29页 |
·生物学因素 | 第14-22页 |
·环境因素 | 第22-24页 |
·营养因素 | 第24-29页 |
·攻击行为动物模型 | 第29-32页 |
·动物攻击模型建立的必要性 | 第29-30页 |
·动物攻击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30页 |
·转基因动物模型 | 第30页 |
·基因敲除动物模型 | 第30-31页 |
·孤养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31-32页 |
·动物行为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结合 | 第32页 |
·立题依据 | 第32-34页 |
第2章 5-HT 和MAOA 基因多态性与攻击行为的关联性 | 第34-6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42页 |
·主要仪器、试剂与器材 | 第34-36页 |
·研究对象与样本收集 | 第36-37页 |
·候选基因确定和SNPs 选择 | 第37页 |
·基因分型 | 第37-40页 |
·血浆指标检测方法 | 第40页 |
·数据库建立 | 第40-41页 |
·数据处理 | 第41-42页 |
·结果 | 第42-58页 |
·遗传标记的选择 | 第42-43页 |
·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 | 第43-47页 |
·Hardy-Weinberg 平衡检验结果 | 第47-48页 |
·SNPs 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 | 第48-49页 |
·SNPs 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 | 第49页 |
·多个位点联合分析 | 第49-55页 |
·血浆MAO 活性、TCH 的测定结果 | 第55-58页 |
·讨论 | 第58-64页 |
·攻击行为易感基因研究的意义 | 第58-59页 |
·SNPs 位点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 | 第59-61页 |
·血浆指标与攻击行为 | 第61-63页 |
·攻击行为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第3章 复合营养素干预的实验研究 | 第64-10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4-78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64-66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66-78页 |
·结果 | 第78-97页 |
·孤养模型地鼠基本状态评价 | 第78-80页 |
·行为学评价 | 第80-82页 |
·脑组织NOS、MAO 活性及单胺类递质结果 | 第82-86页 |
·海马5-HT2A、MAOA mRNA 的表达 | 第86-92页 |
·海马5-HT2A、MAOA 蛋白表达的结果 | 第92-95页 |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 | 第95-97页 |
·讨论 | 第97-105页 |
·孤养动物攻击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 第97-99页 |
·行为学评价指标 | 第99-101页 |
·脑神经递质与攻击行为 | 第101-102页 |
·复合营养素对攻击行为及海马5-HT2A、MAOA 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研究展望 | 第103-105页 |
结论 | 第105-106页 |
创新点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25页 |
附图 | 第125-12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 第128-129页 |
致谢 | 第129-131页 |
中文摘要 | 第131-135页 |
ABSTRACT | 第135-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