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覆冰脱落模拟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2-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9-18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3页 |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6页 |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6-17页 |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7-18页 |
| 2 试验概况 | 第18-34页 |
| 2.1 引言 | 第18页 |
| 2.2 导线初始形态的确定 | 第18-20页 |
| 2.3 试验模型设计 | 第20-22页 |
| 2.4 覆冰和脱冰模拟方法 | 第22-27页 |
| 2.5 试验数据采集方案与装置 | 第27-30页 |
| 2.5.1 导线端部张力的测量 | 第27-28页 |
| 2.5.2 跨中导线跳跃位移测量 | 第28-30页 |
| 2.6 试验工况介绍 | 第30-33页 |
| 2.6.1 覆冰厚度的设定 | 第30-31页 |
| 2.6.2 脱冰率及脱冰位置的设定 | 第31页 |
| 2.6.3 脱冰顺序及脱冰速度的设定 | 第31-33页 |
| 2.7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3 单档导线覆冰脱落试验数据分析 | 第34-53页 |
| 3.1 引言 | 第34页 |
| 3.2 覆冰厚度的影响 | 第34-39页 |
| 3.3 脱冰率及脱冰位置的影响 | 第39-45页 |
| 3.4 脱冰顺序及脱冰速度的影响 | 第45-52页 |
| 3.4.1 覆冰从左往右脱落 | 第46-48页 |
| 3.4.2 覆冰从导线两端往中间脱落 | 第48-50页 |
| 3.4.3 覆冰从导线中间往两端脱落 | 第50-51页 |
| 3.4.4 脱冰顺序及速度影响总结 | 第51-52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4 多档导线覆冰脱落试验数据分析 | 第53-78页 |
| 4.1 引言 | 第53页 |
| 4.2 两档导线脱冰 | 第53-60页 |
| 4.2.1 两档导线同时脱冰 | 第54-55页 |
| 4.2.2 其中一档导线脱冰 | 第55-56页 |
| 4.2.3 不同脱冰顺序的影响 | 第56-59页 |
| 4.2.4 小结 | 第59-60页 |
| 4.3 三档导线脱冰 | 第60-66页 |
| 4.3.1 三档导线同时脱冰 | 第61-62页 |
| 4.3.2 中间档导线脱冰 | 第62-63页 |
| 4.3.3 不同脱冰顺序的影响 | 第63-65页 |
| 4.3.4 小结 | 第65-66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5.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67-78页 |
| 5.1 引言 | 第67页 |
| 5.2 输电线路覆冰脱落模型建立 | 第67-68页 |
| 5.2.1 基于ANSYS的找形分析法介绍 | 第67页 |
| 5.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7-68页 |
| 5.3 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验证 | 第68-77页 |
| 5.3.1 覆冰厚度 | 第70-72页 |
| 5.3.2 脱冰率与脱冰位置 | 第72-75页 |
| 5.3.3 脱冰顺序与脱冰速度 | 第75-77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 6.1 结论 | 第78-79页 |
| 6.2 展望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