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8页 |
1.1 壳聚糖概述 | 第7-12页 |
1.1.1 壳聚糖的结构与性质 | 第7-9页 |
1.1.2 壳聚糖的化学改性及应用 | 第9-12页 |
1.2 壳聚糖药物缓释微球概述 | 第12-14页 |
1.2.1 壳聚糖药物缓释微球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壳聚糖衍生物药物缓释微球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新城疫壳聚糖缓释微球概述 | 第14-15页 |
1.3.1 新城疫简介 | 第14页 |
1.3.2 新城疫壳聚糖缓释微球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18-31页 |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第18-20页 |
2.1.1 主要的化学试剂与原材料 | 第18页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8-20页 |
2.2 HACC、CMC的合成 | 第20-22页 |
2.2.1 HACC的合成 | 第20-21页 |
2.2.2 CMC的合成 | 第21-22页 |
2.3 HACC、CMC的表征 | 第22-25页 |
2.3.1 特性粘度的测定及粘均分子量的计算 | 第22-23页 |
2.3.2 取代度的测定 | 第23-24页 |
2.3.3 FTIR及NMR测定 | 第24页 |
2.3.4 XRD的测定 | 第24-25页 |
2.2.5 DSC和TGA的测定 | 第25页 |
2.3.6 透光率对pH的依赖关系的测定 | 第25页 |
2.3.7 温度、pH值、时间对溶液粘度的影响的测定 | 第25页 |
2.4 微球的制备 | 第25-26页 |
2.4.1 空白HACC/CMC微球制备 | 第25-26页 |
2.4.2 NDV-HACC/CMC微球制备 | 第26页 |
2.5 空白HACC/CMC微球形成条件的测定 | 第26页 |
2.6 NDV-HACC/CMC微球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26-28页 |
2.6.1 单因素试验 | 第26-27页 |
2.6.2 正交试验 | 第27-28页 |
2.7 最优条件制备的NDV-HACC/CMC微球的表征 | 第28-31页 |
2.7.1 透射电镜测试 | 第28页 |
2.7.2 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测试 | 第28页 |
2.7.3 包封率的测试 | 第28页 |
2.7.4 体外释放特性的测试 | 第28-29页 |
2.7.5 对pH和离子浓度稳定性的测试 | 第29页 |
2.7.6 安全性评价测试 | 第29-31页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1-66页 |
3.1 HACC、CMC的表征结果分析 | 第31-45页 |
3.1.1 特性粘度及粘均分子量的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3.1.2 取代度的测试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3.1.3 FTIR及NMR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3.1.4 XRD测试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3.1.5 DSC和TGA表征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3.1.6 透光率对pH的依赖关系的分析 | 第40-41页 |
3.1.7 温度、pH值、时间对溶液粘度的影响的分析 | 第41-45页 |
3.2 空白HACC/CMC微球的形成条件分析 | 第45页 |
3.3 NDV-HACC/CMC微球制备条件的优化结果分析 | 第45-60页 |
3.3.1 单因子试验结果分析 | 第46-57页 |
3.3.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57-60页 |
3.4 最优条件制备的NDV-HACC/CMC微球的表征结果分析 | 第60-66页 |
3.4.1 透射电镜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3.4.2 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3.4.3 包封率结果分析 | 第62-63页 |
3.4.4 体外释放特性研究分析 | 第63-64页 |
3.4.5 对不同pH和离子浓度稳定性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3.4.6 安全性评价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研究课题情况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