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导论 | 第14-31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14-15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5-19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9-26页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五、本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创新与不足 | 第27-31页 |
第一章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理论条件 | 第31-65页 |
第一节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 | 第32-41页 |
一、经济与生态背景 | 第32-36页 |
二、思想与政治背景 | 第36-38页 |
三、美国生态文学背景 | 第38-40页 |
四、哲学家的生活背景 | 第40-41页 |
第二节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脉 | 第41-59页 |
一、马克思主义是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基础 | 第41-48页 |
二、苏俄马克思主义是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 第48-50页 |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 第50-58页 |
四、西方绿色思潮是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有益借鉴资源 | 第58-59页 |
第三节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和实践基础 | 第59-65页 |
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交叉科学 | 第59-63页 |
二、生态实践 | 第63-65页 |
第二章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 | 第65-85页 |
第一节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 第66-70页 |
一、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孕育 | 第66-68页 |
二、霍华德·帕森斯:开辟了从内部生态化马克思主义的先河 | 第68-70页 |
第二节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成熟 | 第70-75页 |
一、詹姆斯·奥康纳:从外部生态化马克思主义的完成 | 第70-73页 |
二、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从内部生态化马克思主义的集大成 | 第73-75页 |
第三节 美国生态化马克思主义的继续深入 | 第75-80页 |
一、乔尔·克沃尔:走向生态中心主义 | 第76-78页 |
二、保罗·柏克特:从内部生态化马克思主义的继续深入 | 第78-80页 |
第四节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困境与出路 | 第80-85页 |
一、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困境 | 第80-83页 |
二、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出路 | 第83-85页 |
第三章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问题 | 第85-105页 |
第一节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批判 | 第85-91页 |
一、奥康纳与克沃尔的生态哲学观 | 第86-88页 |
二、福斯特与柏克特的生态哲学观 | 第88-91页 |
第二节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批判 | 第91-95页 |
一、制度与生态危机 | 第91-93页 |
二、科学技术与生态危机 | 第93-94页 |
三、价值观与生态危机 | 第94-95页 |
第三节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批判 | 第95-105页 |
一、全球性与地方性的思考和行动 | 第95-98页 |
二、绿色社会政治模式 | 第98-99页 |
三、共同体和以生态为中心的生产 | 第99-102页 |
四、生态合理的制度与联合生产 | 第102-105页 |
第四章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对话 | 第105-122页 |
第一节 奥康纳学术共同体内部哲学家们的思想比较 | 第105-110页 |
一、生态危机发生的内在原因的比较 | 第105-107页 |
二、“新陈代谢断裂论”与“资本原罪论”的比较 | 第107-109页 |
三、生态社会主义实现途径的比较 | 第109-110页 |
第二节 福斯特学术共同体内哲学家们的思想比较 | 第110-112页 |
一、柏克特的危机观和社会观 | 第110-111页 |
二、柏克特与福斯特思想的比较 | 第111-112页 |
第三节 奥康纳学术共同体与福斯特学术共同体的论争与融合 | 第112-115页 |
一、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关系解读的异同 | 第112-113页 |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比较 | 第113-115页 |
第四节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他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比较 | 第115-122页 |
一、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加拿大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比较 | 第115-118页 |
二、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法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比较 | 第118-120页 |
三、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英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比较 | 第120-122页 |
第五章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评价 | 第122-145页 |
第一节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 | 第122-124页 |
一、以新的内涵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 第122-123页 |
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视野 | 第123页 |
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 第123-124页 |
第二节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局限 | 第124-142页 |
一、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局限性 | 第124-128页 |
二、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批判的局限性 | 第128-139页 |
三、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局限性 | 第139-142页 |
第三节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 | 第142-145页 |
一、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一项未完成的事业 | 第142页 |
二、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价值 | 第142-143页 |
三、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还在继续前行 | 第143-145页 |
结语 | 第145-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64页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第164-165页 |
致谢 | 第165-166页 |